3′54″

视频 | 大咖驾到丨日韩贸易“惊天大案”背后的恩怨情仇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左禾欢 陈维琴

2019-07-12 15:14

1965年日韩两国签订《日韩基本条约》,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日本强占劳工问题一直横亘在两国之间,积怨已久,以至于在G20大阪峰会上,安倍甚至都没有和文在寅单独会面。


劳工赔偿争议,为何成为影响日韩两国近期关系的一大因素?双方诉求有何不同?本期《环球交叉点·大咖驾到》,请到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为您分析。



“劳工索赔”为何引发日本限制对韩出口这一“惊天大案”?一桩有关历史的纠纷,为何变成现实世界中的“恩怨情仇”。日本有日本的论述,而韩国也有韩国的理由。要弄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就要弄明白劳工赔偿问题的前因后果。



日本政府此次报复韩国的一个理由是:韩国不遵守1965年两国所达成的协议。二战期间,日本征用了大量的朝鲜半岛劳工,数量达到百余万之多,战后韩国希望得到日本的赔偿。1965年6月22日韩日邦交正常化时,两国除了签订《日韩基本条约》外,还签订了《关于解决请求权问题与经济合作的协定》。根据这些协定,日本政府在10年内向韩国赔偿3亿美元、贷款2亿美元。在日本看来,这些协议与赔款意味着两国及其国民之间的请求权的问题得到了“完全、彻底的解决”。



但在韩国方面,所谓“劳工赔偿问题已解决”,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时朴正熙政府签订《日韩基本条约》就受到国内的强烈反对。许多人认为对日本让步过大,朴正熙当时不得不由此下达"戒严令"来对付反对派。另外,日本提供的3亿美元以及其他款项在当时看来金额巨大,但朴正熙政府主要将其用于发展经济,真正用在受害劳工身上的钱很少。



自此以后,韩国内部对此问题在不同的时段,也存有如下方面的分歧:

一是政府与民间的分歧。民间有观点认为,1965年的协议损害了民间的赔偿请求权,因此是违宪的。



二是进步派与保守派政府的分歧,保守派总体上是维护当时协议,不承认民间仍然有赔偿请求权。2009年李明博政府就说过,劳工的对日补偿的请求并不成立。而进步派则对劳工持同情态度,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持批判态度,故实际上支持民间有赔偿请求权。



三是政府与司法之间的分歧。不管进步派还是保守派,只要是当选,或多或少都要照顾以前政府的立场。2005年,进步派的卢武铉政府重新调查日本强征劳工问题,但并未推翻1965年的协议。法院以前也是支持该协议的,但2012年,韩国宪法法院做出裁决,裁定韩国民间个人仍然可以向日本要求赔偿。



文在寅总统属于进步派阵营,执政以后在慰安妇协议、劳工赔偿等问题上,对前政府朴槿惠的政策持批判态度,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歧也就实现了"合流"。在此背景下,韩国法院在2018年先后做出了对日本相关企业的赔偿判决,并对拒不履行赔偿的日企实行扣押资产的措施。



然而,日本很多政治势力对历史问题抱着顽固的拒不悔罪的态度,加上有1965年的协议做挡箭牌,更是不愿意让步。特别是安倍作为二战后任期最长的首相,其空前傲侨的执政地位让其对文在寅政府的做法十分恼火,早就要想着对韩国进行制裁。现在G20峰会开完,参议院大选又在即,安倍政府看准时机,就拿韩国动刀了。



经济的背后是政治,现实的背后是历史。在韩日争端的背后,就是这样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