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光 | 那些跨越近百年的信,和一段近百年前的红色记忆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4-07 14:20:22
“翻开历史扉页,倾听遥远呼唤……浏览历史文献,看到英雄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站在纪念碑前,读到英雄两个字,你会看到什么?”4月5日,正值清明时节,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广场,广州市民政局举办“英雄花开英雄城——2023年清明祭英烈”活动。一批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代表朗诵《英雄不朽,吾国永昌》,字字铿锵,将现场祭奠英烈的人们的思绪,带回了百年前的风云变幻。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一个世纪里,长眠于银河烈士陵园的五百二十多位革命先烈都曾有着鲜活的生命。他们当中,有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有人在危难时逆行而上,有人在平凡中铸就伟大,还有人在刹那间成就永恒。五百二十多位革命先烈,用生命给“英雄”一词写下了五百二十多种具体而伟大的定义。听着学生们深情的朗诵,回溯红色记忆,提及“英雄”二字,曹海星总会想起铁军精神。
曹海星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一营长曹渊烈士的孙子,也是这一天,他代表曹渊后人,将周恩来、叶挺写给自己父亲曹云屏的亲笔书信(复制件)转交给了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这一封信,留存近百年,父亲行军打仗都护着这些信,一直传到我们手里。”曹海星说,希望这些信可以被更多人看到,革命先辈的历史也可以被更多人了解,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书信背后,是百年前的红色记忆
4月5日上午10时,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广场庄严肃穆,随着深情的《献花曲》,12名警官学员抬着6个花篮,缓步走向地坛,整齐摆放在象征革命精神的长明火炬旁。人们向长明火行三鞠躬礼,深切表达缅怀之情。这一天,曹渊烈士孙子曹海星、曹海潮,孙女曹雪源、曹米莎亦在现场,并在“英雄花开英雄城——2023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结束后,郑重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叶挺写给曹渊烈士儿子曹云屏的亲笔书信(复制件)转交给银河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
“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模范的革命军人,且是我最好的同志”……周恩来、叶挺在亲笔书信中称赞的人,正是曹云屏父亲曹渊。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曹渊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一营营长。1926年9月,曹渊率北伐先遣部队出兵湘南,进入湖北,在攻打武昌城时,由于武昌城垣坚固,敌火力猛烈,总部决定成立“奋勇队”,任命曹渊为“奋勇队”队长。
彼时,将士群情振奋,纷纷留下遗书,以示必死决心,浴血搏杀。当包括伤员只剩三十多人时,曹渊向叶挺书写紧急报告“天已露晓,登城无望。职营伤亡将尽,现仅有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理,请指示。”在他写最后一笔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4岁。那一场战斗,191人视死如归、英勇捐躯,打出了“打不垮,拖不垮”的铁军威名。曹海星回忆道:“爷爷(曹渊)牺牲的时候,我父亲(曹云屏)才2岁,全靠奶奶一人抚养。”1938年,曹云屏向周恩来、叶挺写信,表达读书参加革命的决心。
很快,周恩来、叶挺向曹云屏写了回信,信中便包括了上述称赞曹渊的内容。叶挺写道:“尔来信已收到,不胜欢慰。尔先父是模范的革命军人,且是我的最好的同志,不幸殉职于武昌围攻之役。清夜追怀,常为雪涕。十年来我亦流亡异地,每思查考其后裔而未获。今幸读尔来信,恍如见我故友也!尔须我助尔读书费用,我当然应尽力帮助。请尔即将尔读书计划,并每年需款多少,及汇款确实地址告知,我自当照办。”
而周恩来除了表示“令尊曹渊同志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我全党同志对曹渊同志这种英勇牺牲精神,表示无限的敬意”,亦在信中提到,“知云屏弟在家中以家境贫苦虽无法升学,而求深造之心甚切,足证曹渊同志有其子也。如弟能离开家庭则望来汉口,以便转往陕北延安抗大或陕公受训,并付来洋二十元,藉作来汉路费”。
正是在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曹云屏顺利前往延安学习,受周恩来的教诲不断进步成长。曹海星告诉记者,“爷爷的故事一直通过我们的父辈口口相传,而父亲的这几封信,保存更是不容易,在那段日子里,父亲一直把这些信护得很好,我们也希望这些信,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能被更多人了解,希望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
新闻知多啲:
据银河烈士陵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陵园长眠着从辛亥革命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烈士520多位,烈士墓160多座。为了进一步发挥好“家门口的红色学堂”作用,让广大市民铭记这些革命先烈,以实际行动来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管理处通过“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公众号”,推出网上纪念馆、语音导览、虚拟现实(VR)展示和网上祭英烈活动,依托科技赋能,带观众走进网上烈士纪念馆,致敬英烈,了解广州故事和英烈故事。清明期间,管理处还设置红棉驿站,通过红色手作体验、红色文创展示、红色邮局等多种沉浸式体验,弘扬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