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视频 | 远程代考怎成线上招聘“隐秘的角落”?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2-01 16:56

近年来,线上招聘考试越来越多,找“枪手”进行“远程代考”的现象屡禁不止。在社交媒体、电商等平台上,出现了许多线上考试“包过”服务,宣称“专业可靠”,严重影响了求职市场的公平秩序。



记者在某交易平台输入“考试援助”,还未购买,只是点开了客服咨询,对方便发来一个微信号,让记者添加“助考中介”。点进这名中介的朋友圈,可以看到各种企业的代考信息。



记者以某银行为例,向其咨询报价,对方称800元可以远程代考,高分过笔试,但需预付全款。那这些代考中介是如何操作的呢?中介称,付款后,考生会被拉入一个群,里面有数名“枪手”待命,比如某银行的秋招共准备了3套试卷,那么中介就会找数名“枪手”去参加考试,覆盖3套不同的试卷,在完成答题后再将答案拍照发到群里。


更令人咋舌的是,除了企业招聘,代考生意还敲开了大学校园的门,中介称还可承接大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为监督考试作弊行为,企业往往要求考生架设单机位或双机位,考生又如何躲开监控呢?


记者总结网上流传的帖子发现,一些中介会利用监控盲区,在考试过程中给考生发送答案,甚至为考生总结出“机位调试技巧”,怂恿考生铤而走险。


还有中介通过远程软件,让“枪手”帮助考生代答试题。考生只需要将手放在鼠标上假装答题,就能骗过摄像头的监控。如果考试系统检测出远程软件的存在,机构就会使用其他特殊技术软件辅助代考。线上面试时,代考中介则实时向考生发送文字,帮助考生回答面试官的问题。部分中介还存在“阴阳业务”的情况,名义上声称是求职辅导机构,实际上私底下承接“远程代考”的非法业务。



“代考”严重影响了招聘的公平性和精准性。律师岳雪飞表示,针对考试作弊,我国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指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尽管企业招聘笔试通常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并不意味着这种代考行为就可以有恃无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指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外的其他考试中,组织作弊,为他人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条则指出,设立用于实施考试作弊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发布有关考试作弊的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岳雪飞同时强调,所谓“助考中介”发布的相关信息看起来语意比较隐晦,实际上不难发现其是在帮人作弊,这种行为很容易被举报,如果被发现的话企业肯定不予录用。为了笔试而丢失诚信,可谓是得不偿失。求职者更不能相信某些中介所说的“答题正确率超过百分之多少”、“包过”等字眼,部分网络诈骗团伙甚至会利用考试作弊这种方式进行诈骗。各个网购平台和社交平台也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禁止发布代考作弊信息,应运用关键词过滤、人工核查等方式,不给代考中介留有生存空间。


“求职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堂课,这堂课的内容应当是诚信,是坚守,是公平,绝非是‘价高者得。”岳雪飞说,考试作弊不仅有违基本的考试规范,也关乎每个毕业生的道德底线。无论是学生还是走入职场成为社会人,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靠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在往后的人生路才能走得更稳当。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崔信淑 陈昱卉 阮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