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雷神山ICU:24小时“生死时速”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2020-03-17 18:06
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雷神山重症病房已经有28天了,每天,这里的ICU里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医生护士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拼尽全力救治病人们的生命。跟着看看新闻Knews前方记者,一起去感受一下雷神山ICU里的24小时生死时速。
这里是武汉雷神山医院的ICU病区,也是由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所管辖的一个病区。
3月13日下午两点多,通宵没有休息的王维俊教授从病房出来,他是仁济医院支援武汉的8人ECMO小组组长。
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维俊:“今天里面的情况,病人总体上还是趋向平稳,血压都是平稳的,昨天上了ECMO,但是他的肺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还是想尽力把他拉回来。”
危重病人上了ECMO后,需要极其精细地护理。医护人员会不断根据病患情况调整参数,并帮他们通过平卧、俯卧位轮流通气。而为了守护这名ECMO患者,王维俊的当班时间已经从8小时,延长到了第30个小时。不过他还不敢休息,简单吃了碗泡面后,又一头扎进了病房。
王维俊:“这个人要加强翻身,2小时要翻身吸痰,工作量真的非常大。”
下午3点21分,患者出现呛咳,王维俊赶紧让护士做吸痰处理,并拍摄床旁X光片,查看肺部情况。一个小时后,病人情况渐趋平稳,王医生这才放下心来。
刚准备小憩一会儿的王医生还没来得及躺下,一个好消息又让他精神抖擞起来。原来此前,雷神山医院ECMO设备基本来自捐赠或借用,品牌各不相同,配件也不兼容,第一套启用的ECMO,还是王医生好不容易拼凑完整的,而还有两套设备,一直在等合适的配件,这会儿,配件终于到了。
王维俊:“没有东西用的时候来个整套给你用,幸福感很强的。”
傍晚6点左右,早中班的护士完成了交接,此时,王维俊已经留守病房34个小时。
就在这个时候,15床病人又出现了新状况。X光片报告显示,患者疑似产生气胸影像,但因管线在X光下形成干扰,又不能明确分辨。如果确实是气胸,就必须立刻动手术。
放射科专家们紧急会诊,2小时后,最终暂时排除气胸,并决定第二天再做B超进一步确认。夜色渐浓,值守超过36小时的王医生总算可以回驻地休息了。而此时此刻,另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还在病房里继续。
21床的老年患者有十年尿毒症透析治疗史,感染上新冠肺炎后很快转为危重,身体状况已经风雨飘摇,但仁济医院的傅琳娜医生依然没有放弃。
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傅琳娜:“ 新进来的BSS(乳酸钠林格氏液)先走50毫升每小时。”
这种药物可以畅通血管,再加上其他药物和供氧措施多管其下,患者心跳血压暂时稳定了下来,但医生不放心,依然在旁守护。果然,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患者情况急转直下。9点40分,心跳停止。忙碌了整晚的医生们强忍低落的心情,尽力安抚家属们。
而中午,15床ECMO病人的B超结果出来了,明确排除气胸。
这就是雷神山ICU的24小时,共有38名医生和72名护士轮番上岗,为救治16名病人拼尽全力。这样的24小时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并且还将继续。
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总领队、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围绕一个中心目标,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方舱医院关舱、部分援鄂医护人员开始回撤,随着武汉的疫情逐渐平稳,这几天,各路好消息不断传来。而与此同时,当地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仍然还在继续,还有许许多多的一线医护人员们正拼尽全力,留守在ICU一线,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向他们致敬,你们辛苦了,也期待着你们的凯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伊罕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