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视频 | 触摸身边红色印记①:这本小册子当年有多红?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徐晓

2019-01-17 21:20

一本只有56页的小册子,却是当年进步人士梦寐以求的典籍。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近百年的沧桑,一路走来雨骤风急,满布荆棘,每一次的求索与抗争,每一点的突破和蜕变,都浸透了一代代共产党员的血泪与付出。而《共产党宣言》,宛如迷雾中的明灯,照亮着前行的方向。


《共产党宣言》第一本中文全译本现被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收藏,享有镇馆之宝的美誉,其中的里程碑式意义可想而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之所以诞生在上海,与彼时的国内环境密不可分。当时的上海,英美租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华界多足鼎立,租界区域不会受制于北洋军阀,具备宣传新兴思想的条件。而在今天淮海路、复兴路一带,商业设施齐全,集中了一批文化出版机构,租界区域又集聚了不少留学归国的进步青年,逐渐形成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氛围。而陈望道也就是在这里,获得了《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的稿约。



当陈望道完成翻译工作,带着译稿回到上海,约稿方已被勒令关闭。在陈独秀的努力下,终于从维金斯基提供的经费中支取了部分,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工作。


印数有限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一经出版便被抢购一空。原来在当时的上海,已逐步形成以一大会址为核心的多个进步社群。1920年代的复兴公园街区,以陈独秀、李汉俊为代表的一行人潜心研究,积极酝酿组织政党,力求探索出一条力挽狂澜的新出路。




循着一大会址,怀揣入党初心,我们用脚步探寻,用指尖感触,用心灵倾听,在红色革命根据地重温那段热血涌动的岁月,在《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中收获来自信仰支撑的无穷力量,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深耕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和历史底蕴。

【关键帧】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共产党宣言》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徐晓 文字:李书馨 编辑:朱永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