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百年“一大”修房记(上)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师玉诚
2021-04-05 19:09:27
2020年11月1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实施“闭门大修”。从冬天到春天,历时整整4个月。就在几天前,百年“一大”大修工程正式完工,没有大功率照明设备、无法使用现代化吊装,清水墙、屋顶瓦、熊猫眼、石条框、木质雕花等都要在人工打磨下,复原百年前“容貌”。几个月来,我们的镜头记录下了整个大修的过程,在此次修缮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且让修缮团队的“老法师们”娓娓道来。
爬上爬下、拍照、给工程挑刺儿,是技术顾问赵为华每天的日常。一大会址十年前的大修,也是这个团队操刀设计、施工。可这一次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依然非同寻常。
历史建筑的修缮,风貌的呈现,常常存在着矛盾和争议。如何修复清水外墙,来自设计、施工、馆方、文保专家等各方人员已经争论了整整一个月。
一大会址和博文女校都经过多次大修,按照最近两次的修缮方案,两栋百岁老楼灰红相间的外立面,都是在风化了的砖墙表面刷上一层老砖砖粉,再通过嵌入半拱形"元宝缝",将砖格划分开来。在文保专家看来,如此"清一色"的处理,会缺乏沧桑感,而且没有天然砖的质感。此次百年大修,他们想弥补这一"遗憾"。
按照专家提出的"百分百做旧"的方案,墙面上的每块砖格,都必须进行"拼色处理",营造深深浅浅的渐变感。
按照一平方米100块砖计算,"中共一大会址"的清水外墙差不多由十万块砖构成,"拼色"一块砖大约需要半分钟,那么,差不多需要三名工人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刷上整整两周的时间。
清水外墙的修缮"与时间赛跑",近3000平方米木质建筑结构的"上色",则需要"等待时间"。
为"中共一大会址"涂上"专属红色"的,是一种叫做"广漆"的古老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是整个修缮改造中耗时最长、最为繁琐的工程。一个"广漆"流程下来,前前后后需要历经12道工序。
最后一道"面漆"还未开刷,走道、楼梯、地板上,"底子"却出现了突发状况:之前几天批好的涂层、底漆并未完全依附在木材表面、局部漆皮起壳脱落。
去掉翘起部分、再批嵌、再打磨,再清洁,整个上漆流程不得不推倒重来。
周而复始的打磨、批灰、风干后,终于遏制了起壳问题,而"广漆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涂刷"面漆",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一间间客堂内,广漆师傅们三两配合,争分夺秒。早已黯淡的一块块地板,正借由传统工艺,重新披上哑光外装。
随着"广漆"工程正式收官,修缮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黄陂南路两侧,包裹在博文女校、中共一大会址上的脚手架相继卸下,"百年风华"初显,经过多方慎重考虑,外立面最终没有采用百分百做旧,仍旧延续了以往的风貌。
3月15日,经过深度清洗的大理石门牌被搬了出来,时隔四个月,重新上墙。
百年"一大"修缮一新,但那些没能最后呈现出来的努力和付出,其实都值得被铭记,因为它们都是构成一大会址纪念馆最终能够完美亮相的一部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戴晶磊 师玉诚 实习编辑:夏定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