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视频 | 流调蹲点记录②如何拼凑出一位新冠病例的轨迹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英 王珏

2021-09-05 01:35

9月4日,随着祝和苑和千汇一村解封,上海全市中风险地区清零。上海市民行程码上的小星星也终于不见了。这些中风险地区是如何确定的?今天的流调蹲点记录,看看新闻Knews记者全程记录了一位疾控版“福尔摩斯”查找出新冠病例轨迹的全过程.


病例去了哪儿?


在上海,疾控中心一旦收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报告,就会启动流调工作,来摸清病例在发病前14天的活动轨迹。


“不好意思,又来麻烦你了”。


浦东疾控工作人员邵鹏再一次拨通了病例B先生的电话。“我想问你一声,8月6日上班是早上7点到晚上7点,还是6日晚上去上班的? 我们现在14天之内的都要回忆起来……”


“我记不清了……”


流调工作面临的第一道坎,就是因为时间久远,病例常常忘记了过往14天的活动轨迹。比如这位B先生,怎么也记不清某几日上班的时间。


而根据初步的交流,邵鹏和同事在纸上排列出病例过往14天的活动轨迹,发现了时间上的矛盾。


“从6号开始算,早班的话,到16号那天,他就是上班的。这样的话,中午去丈母娘家吃饭,时间就排不上了。”邵鹏无奈地表示:“发现矛盾之后,我还要再打电话去问他,让他核实。我们只能一步步帮他再回忆,不是一次性就成功的。”



病例接触了谁?


经过与病例及其单位负责人的反复沟通,流调人员终于确认了B先生的上下班时间。接下来,排摸出病例在发病前几天接触的人员,是判断密接的重要一步。


“你上班卸货,有专门的搭子吗?”


“搭档的信息方便给我们吗?”


“进隔离点前几天,和楼道里邻居讲过话吗?”


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了B先生。之所以问得那么细,就是想知道,B先生和谁有交集。邵鹏告诉记者:“他提供了4个人信息,我们也会向机场管理方要求观看监控,确认是不是有交集。如果彼此没有防护、面对面或者近距离的接触,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作为密接处理。”


病例在休息的时候去过哪里、做过什么、见过谁、有没有戴口罩,也都需要重点询问。此外,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也是流调人员关注的焦点。当获悉B先生是自己开车过去的,邵鹏连忙告知现场处置队伍,“B先生的车子需要做一个采样、消毒。”


病例戴口罩了吗?


一来一回,双方不断反复沟通。来回2个小时左右,当发现病例在过往14天中,去过丈母娘家吃饭,以及又回想起去过多家商铺的时候,邵鹏有点小小的焦虑,这可能意味着病例接触的人群更多了。


“一家三口,应该说1、2、3、4、5、7个人吃饭。”邵鹏掰着手指头,算起同B先生一起吃饭的人数。而得知B先生这几天外出购物、买菜并没有佩戴口罩,邵鹏更是紧张起来。“他去了很多地方了,他说他这阵子出去都没戴口罩,买菜什么没戴口罩 。”


为了详细了解B先生去了哪些地方,邵鹏还要请出一些先进武器,比如大数据信息、支付宝、微信支付、消费记录等等。“消费记录很有帮助,能帮我们确认时间,病例具体去了哪个地方都能确定。”邵鹏告诉记者,“如果通过比对发现有很大出入的话,我们还要向当事人询问情况,或者观看他去过地方的监控设施。”



保密原则保隐私


流调人员就好像福尔摩斯一样,一一调查病例发病前14天的活动轨迹,既为了寻找感染源头,也为了调查病例可能会把病毒传播给哪些人。有时候,针对一个活动轨迹“丰富”的感染者,可能需要排摸数百人,都需要一一打电话核实。


“我是上海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


“去超市排队的时候您戴口罩了吗。”


“您有去过哪些地方、见过什么、然后做过什么事情?”


“我们慢慢来回忆一下16号开始的日程。”


“您这边暂时没有作为我们密接进一步调查了,不紧张不紧张。”


疾控部门通过人工排摸,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以最快速度排摸密接和密接的密接,跟病毒赛跑,跟时间赛跑。早一秒弄清病例的行踪,就能多保护一群人。


当然,涉及个人隐私部分,一定做到保密。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周一心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查询制度,相关部门经过请示以后进行相关的一些病例的排摸,反馈给我们,双方都是要遵循这个保密原则的。”



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差不多2到4个小时,一份初步流调报告就出炉了。而在流调过程中,各个调查小组之间的信息及时互通,针对密接、密接的密接的排查、环境采样、场所消毒、场所管控、样本检测等工作都在同步进行。


邵鹏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做流调工作的时候,外面还有同事同步在做密接等工作。这份报告出来,这些病例以及密接们该去隔离点的就已经去隔离点了,已经全部都有着落了,不可能有人流落在外面了。”


在浦东机场此轮疫情中,疾控中心迅速反应,共排查密接及密接的密接约1400人,筛查对象约十万人。一大串数字的背后,是上海防疫工作的速度和精度。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上海能够坚持到今天,靠的是科学精准,我们的精准指的是什么?我们不是无限制的扩大,我们的精准指的是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英 王珏 摄像:刘宽漾 朱晓荣)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