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札记】 袁文逸:两会“小确幸”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03-04 15:32:30
前阵子我在台湾工作的时候学会了一个词儿,叫做“小确幸”。当我知道它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时,我就不那么喜欢它。学中文的难免旧学气息重,总觉得家国天下的情怀是知识分子的使命。
这次来北京开全国“两会”之前,顺便点开了几个公共媒体对读者“两会你最关心什么”的网上调查,很是吃惊。“就业、创业”“医改、教改”“雾霾治理”“食品安全”,这些柴米油盐味儿格外直接的话题得票率遥遥领先。
我已经第十年跑两会了,这些熟悉到审美疲劳的话题,让我想到了“小确幸”,让我重新打量两会和两会新闻报道。
所有的“新政”到底好不好,最终都会化为小确幸式的体感。宏观大局最终都会春风化雨、大气环流,去影响每个人微小的幸福感。
名词的新,是留给媒体做的功课。对于生活中的人来说,词儿热不热不重要,关键的要走心。
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新任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亮相。科班出身,初试身手就让人觉得进退有度、应对自如。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副词“肯定”。中国经济“肯定”能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人讲究“官无戏言”,两会第一次发布会的这个“肯定”,我理解为中国政府管理经济运行的自信和能力,也理解为给现在的中国企业家、老百姓打气。
王国庆为“肯定”给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仍鹤立鸡群、去年的增长有质有量”,仔细比比想想,这是对的。而经济话题在第一场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原因也和大多数人的一点焦虑体感有关。股市里的折戟沉沙?拿人民币换点美元可能盲目却确实存在的冲动?一线城市飙涨的楼价?
“小确幸”里,“小”指个人,“幸”指“幸福”,“确”的文章比较大。“确定”是一种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一种预期,预期则来自一种规律。
近期,密度比较高、幅度比较大的调控政策,运行的规律一下子被打破,担忧可能难免。我想,有些担忧是多余的夸张的盲目的,不然,世界上怎么会有定律式的 “羊群”效应?
新中国一路走来,经历过一心一意搞经济和不折腾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成就书写进了历史、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体感幸福度和民族自信,中国如今也清醒走上“壮士断腕”的转型之路。
两会上,如果代表委员能帮政府总结展望,什么东西我们一定要保持做下去、什么东西我们非得改,“确”一些做法和精神,让人感觉到这是当今中国的精神少一点猜测带来的焦虑,一定会帮百姓“确”一些细微的幸福感。
“确”还来自一种透明。就像王国庆讲的“越是敏感的问题越要讲清楚”。从1911年开始,中国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现代化过程。我想,政府和知识界早就学会了理性和科学,中国的民众应该可以接受客观规律。更何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一句爱讲的老话,叫做“办法总比困难多”。把困难讲清楚、辩仔细,政策出台才会有效。
两会首先要给一个让代表、委员敢说敢讲、监督建言、汇聚真知灼见的平台,再是一个保障百姓“知情权”和“参与感”的渠道,避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王国庆讲的“肯定”也会更加可感。
我总说,台湾的新闻不好看,内容很杂、情绪偏激。反观我此刻身处的两会,有的媒体依然在那追逐着明星委员、讨问着八卦新闻、编写着雷人雷语,以此博得眼球,这不免也让我怅然。
两会报道中,如何步步精准地捕捉、解读、分析和评价好那些真正与改革、与民生、与发展有关的资讯,如何让两会信息真正发挥正确和广大的效应,我想这是每一年两会留给江郎才尽、几近空心的自己,再反省再启动的课题吧。
(看看新闻网记者:袁文逸)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