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视频 | 【读·书】第二季:加德纳《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

侧耳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7-19 11:39


特邀推荐人:张定浩 作家


我们对艺术家往往有一种错觉,认定他们就是某种孤立偏执的创造性天才,站在公众与世俗生活的对立面,在绝望和不被理解中斗争,成就令人动容的艺术之花和悲剧生命。这种错觉被各式各样注重逸事八卦的艺术家传记塑造得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忘记还一直存在另一种可能,即艺术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斗争和创造,更是一种面向他人的交流和慰藉,是主动去理解这个尘世而不是等待被理解,最终,艺术家是邀请我们一起(而非独自地)走向更高的整全。


这本《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就给我们呈现了这另一种可能的绝佳范例,这范例不仅来自于作为传主的古典音乐大师巴赫,也来自传记作者约翰·艾略特·加德纳,一位当代至为杰出的指挥家。他年轻时拿过剑桥大学的历史学位,后来学习指挥,曾指挥过全世界最好的古典乐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于巴赫所有传世声乐作品的指挥,用他自己的话说,巴赫在他的生活中“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而这本《巴赫传》竟是他六十多岁时才开始撰写的第一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传记写作的重要条件,很多传记作者能得其一就已称幸,加德纳却全部具备,那就是:在传主专业领域的绝对权威和热爱,广博丰厚的人文修养和文献爬梳能力,以及成熟完整的生命经验。因此,除了对于巴赫声乐作品的详尽分析,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对于文学和哲学作品的征引,对于巴赫同时代历史氛围的生动还原,还有深入浅出饱含洞见的优美表述,都令人赞叹。


加德纳希望写出“一个创作中的人”,而唯有创作者才能认识创作者,才能将世人盲目称之为天才和奇迹之物还原成某种可被理解和诠释的艰辛工作。他在序言里谈到“过去的巴赫研究常是主体(作者)和客体(作曲家)相疏离,有时候主体甚至被移除。然而,一旦作者的主观性几近抹除,或者不被承认,就会造成探寻巴赫人格多面之路的封塞”,于是,他用这本书作为示范,带领我们一起潜入巴赫的深海,也是潜入人类体验的情感内核,在自己的生命中将过往的不朽生命重新活出来。



(以下为诵读文字)


对我而言,从初次遇到这些作品,到这些年不断的排练与演出,我度过了心无旁骛的岁月,激动的火焰愈燃愈烈。这个丰盈、雄浑的世界,和作为一位指挥以及终生的巴赫门徒在其中领受的喜悦,正是我最想传达的。


音乐结构分析有其作用,但只能引领到半途:它标识出机械部件,描述构件的工作原理,但却无法告诉你发动机是如何运转的。相较于廓清或洞察他创造性的构想,追溯他精心设计和变换素材的技艺工序更为容易——这与很多作曲家的情况一样,而在巴赫这里尤为明显。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分析音乐时惯于运用音乐分析法,它引我们深入理解巴赫的技艺,但当音乐与语言表达相关时,这种方法则用处不大。我们需要一套不同的工具。


另一方面,演奏是不能骑墙观望的,你必须选定一种观点以及对于作品的一种诠释,这样才能以完整的理念和信念来展现作品。我试图展现演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演奏中,你和音乐的动力相连,和舞蹈节奏相连,卷入复杂而和谐的曲调编排,卷入它们的空间关系中,也被带入人声、乐声交织的五光十色的万花筒中(有一枝独秀, 有百花齐放,也有争奇斗艳)。


想象站在齐胸深的海水中等待潜水的感觉。你看到的是寥寥几种肉眼可见的自然景物:海岸、地平线、洋面,也许有一两只船,也许还有水面下鱼或珊瑚褪色的轮廓,但仅此而已。然后你戴上面罩潜入水中。忽然间,你进入了自成一体的奇妙世界。这里有着无数瑰丽色彩,身边鱼群轻轻游动,海葵和珊瑚摇摆起伏——这是栩栩如生又完全不同的现实。对我而言,这类似于演奏巴赫音乐的体验和冲击——那种向你展示灿烂的七彩光谱的方式、锐利的轮廓、奥妙的和声,还有乐章中必不可少的流动性和潜在的韵律。水面之上是乏味的日常喧哗,水面以下是巴赫的奇妙世界。然而即使当演奏结束,音乐消散, 一切归于最初的寂静,我们依然处于那种令人激动的冲击下,那感受仍萦绕在记忆中。还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像是在这音乐的创作者面前竖起了一面镜子,他复杂又粗犷的个性,他想要同听众交流和分享他对世界看法的强烈欲望,以及他在作曲中注入无限创意、智慧、风趣和人性的独特能力,都生动地映在上面。


可以断言,巴赫这个人并不无趣。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