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艺术家心中有桃花源,亦有洪荒世界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 王健慧

2018-05-08 16:22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30年,在不断国际化、观念化的同时,一些艺术家始终尝试着回溯东方传统文化根源,逆流而上地进行更加“在地化”的创作与实践。青年策展人于蒙群在此理念上推出了“溯洄游之”云之空间实践第二 。


策展人于蒙群介绍父亲的山水作品


本次展览集结了全国各地42位老中青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通过线相无极、物象化形、山水畅神、“咣”怪陆离、天人合一五个单元,阐释他们对传统文脉不同位面的应用与解读。


李垒垒《山水系列》


展览主题“溯洄游之”取自自诗经《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其中,“溯洄”与“溯游”是一对相反的方向,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


和永生《天鹅》


在于蒙群看来,东方传统文化既可以成为艺术观念的内核,也可以成为取之即来的技术手段,同时还是一个可供消遣的对象。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用视觉语言探索东方文脉,逐渐形成一种顺流而下的大潮。让人不禁重新思考当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的辩证关系。


陈清勇《砖画 制造山水》


“山水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图式,近几年来成为当代艺术家们挪用嫁接的一个重要符号。”于蒙群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于水泥森林中的艺术家回望山水,更多的是一种桃花源式的向往。”这次展览的艺术家使用钢铁、玻璃、陶瓷、水墨、油彩等不同媒介表现他们心中的山水。


周巍《生灵》


神话、志怪文学是中华文明的另一种体系,大量的文书记载着神、鬼、怪、妖等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角色。“‘咣’的一声,一些青年艺术家就把传统典籍中的神怪解放出来,用各式各样的艺术语言描绘神怪形象、构建神怪世界。”于蒙群说:“这种过程伴随着一种游戏的姿态,这种神怪是他们对传统洪荒世界的探索,也是潜意识中所向往的世界。”


赵勇昌《侠风 混沌初破》


王荣 《大泽》

马琳作为云之空间实践第一季策展人,她认为,本次提出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是现在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而艺术介入商场的“在地性”同样是艺术家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谢勋是艺术在地性的实践者,他理解的在地化现象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回望转换成资源,介入到当代艺术中,使当代艺术具有中国符号,也让本土观众更容易接受当代艺术。”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王健慧 编辑:爱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