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临终关怀再调查:被围墙困住的医院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董路翔 姜涛

2016-09-07 17:28

位于黄埔区丽园路的顺昌老年护理医院,是一家解放初期就已经成立的一级甲等综合性的公立医疗机构。这座掩藏在市中心的老年护理医院,还收治了一群特殊的病人,一楼的临终关怀病区入住的大多都是患有晚期癌症的病人,而他们即将在这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顺昌医院外景


顺昌老年护理医院的二楼病房外,所有的窗户上都额外安装了一块木板,这块木板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也挡住了阳光和窗外的绿色。为什么要在好好的窗户外安装挡板,医院实属无奈,“我们在市中心,而且在居民小区中间,居民也有一些不理解,我们没有太平间,病人过世以后就在病房里面,可能他们感觉可能有点心理上的不接受吧。” 顺昌老年护理医院党委书记吴玲有些无奈地说,“装挡板,就是为了挡住一些所谓的‘晦气’。”


【视频】临终关怀再调查:被围墙困住的医院


临终关怀的目的并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在患者生命的末期,减轻患者痛苦,在患者离开人世前,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正是因为临终关怀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治疗,所以,在顺昌老年护理医院开办临终关怀病区时,遭遇了一些不理解。


窗户外的木板


2014年为了落实市政府实事工程——“新增1000张肿瘤晚期患者和临终老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床位”,顺昌老年护理医院将病房一楼的区域改为临终关怀病区。吴玲坦言2014年至今,顺昌老年护理医院面临的尴尬还远不止居民的不理解。


首先是病区改造带来的经济压力。党委书记吴玲告诉记者,顺昌老年护理医院位于老城区,老年人口比例很高,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也很大,作为一家老年护理医院,转型开设临终关怀病区是职责所在,但是,开设临终关怀病区,就必须把一部分的病床空间腾出来,作为谈心室、关怀室、淋浴室等功能区域,为此,顺昌老年护理医院减少了50多张床位,每年要减少将近200万的收入。吴玲坦言,如果没有政府的财力补贴,顺昌医院的临终关怀病区很难维持正常运转。    


如果说维持运转可以靠政府补贴,那么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的缺口更大,这是顺昌医院遭遇的更大难题。尽管近5年来,上海共有1600多人参加了专业培训,但至今只有375名执业医师从事临终关怀工作,而与这375名执业医师相对应的是全上海1280张临终关怀床位。


护理人员


事实上,顺昌老年护理院医护队伍发展遭遇的问题更为严重。


舒缓疗护病区负责人戴雯,2013年入职顺昌老年护理院,成为舒缓疗护病区的全科医生。做出选择之前,戴雯也考虑了很多。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是内科的主治医师,如果选择做全科,就要重新考试拿到全科医师执照。“我必须要考很多证,尽管我已经是一名主治医师了,我感觉我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


更让戴雯尴尬的是,顺昌老年护理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样都属于一级医疗机构,但是由于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以,他们的医生不能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职业体系晋升,她要晋升,只能参考二级、三级医院医生的晋升体系,这对于顺昌老年护理医院的医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因为医生职业晋升通道被堵,所以顺昌老年护理医院很难招到更多的全科医生。所以这里的现状是,一方面是临终关怀床位的紧张,另一方面全科医生的招聘却无人问津。


医院


施永兴,副主任医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主任,在他看来临终关怀这一特殊的护理方式应该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扶持,尽管顺昌老年护理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属于一级医疗机构,同样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但医生职业晋升制度完全不同,虽然顺昌护理院是个很特殊的“个案”,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临终关怀的配套制度还不够细致。“顺昌所反映的医生的断层问题,人员招聘的问题不是他一家,这个是指整个护理医院制度设计的问题”。


在施永兴看来,老年护理医院内很适合开设临终关怀服务,但目前临终关怀的制度设计还主要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策覆盖面还应该更宽一些。上海通过两届政府实事项目,使得临终关怀病区在硬件方面已经得到很大提升,但还需要对临终关怀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学科建设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划。“我最大的愿望是立地方的法,就是上海市临终关怀的地方的法,从法律上来固定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关怀的权利,临终关怀的义务。比如,临终病人的权利如何来保证?医护人员的权利怎么来保证?”


数据也支持了施永兴的判断,2011年,卫生部的49号文件曾明确规定,开展临终关怀是老年护理医院必须的功能,但目前,上海现有的80家临终关怀机构中,开设临终关怀病区的老年护理医院只有3家,有很多的老年护理院依然保持观望态度,而顺昌老年护理院遭遇的这些尴尬,也是他们观望的主要原因之一。


(编辑:王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