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视频 | 16岁少年夜夜流连酒吧 为何酒吧“门槛”这样低?

案件聚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祎韫

2020-10-13 17:41

2019年10月,一名14岁少女被侵害,检察机关发现,女孩之所以被侵害,和其在酒吧醉酒,失去了反抗能力有关。然而,多条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酒吧,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那为什么还会有这种问题发生呢?带着疑问,办案检察官调阅并梳理了2019年浦东新区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发现有多起案件,都是未成年人在酒吧饮酒之后,发生寻衅滋事或是聚众斗殴事件,甚至有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案件。



那么,这些未成年人究竟是怎么进入酒吧的呢?从两名在酒吧饮酒后殴打他人的少年口中,检察官得知:一些少年虽然年轻,但已经是酒吧的“常客”。小陈,16岁,酒龄两年。据他说,他每天晚上都会去酒吧喝免费的“充场酒”。由于他长得人高马大,因此酒吧门口的保安都不会检查他的身份证。而其他一些和他年龄相仿的未成年人,即便被保安拦在门外,但往往也能找到机会偷偷溜进酒吧。而一旦进入酒吧内部,他们想喝多少都不会有人阻止……小陈的酒友小林也表示,除了酒吧之外,他们也曾多次通过超市、餐饮店等其他途径接触到酒精类饮品。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检察官马上对辖区内的一些酒吧进行了暗访。发现一些酒吧长期存在对未成年人进入管控不力,且未设立未成年人禁止进入及不得售酒给未成年人标识的情况,存在监管缺失。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之后,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向相关主管单位——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以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了检察建议,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查处与整改。


收到检察建议之后,两个职能部门立刻行动,对5家涉案酒吧进行了查处,并对其中一家开具了停业整改通知书。除了酒吧之外,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还对辖区内所有售卖酒类产品的经营场所提出了整改要求。


而这两份检察建议,还引起了区内其他相关部门充分重视。今年6月19日,包括浦东酒类协会,教育局、浦东市场监督管理局、妇联、文旅局在内的多家单位,专门就此召开座谈会,明确了在开展未成年人酒类整治及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治理中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教育机构和未保机构的职责;建立浦东新区未成年人禁酒工作、网络安全治理工作联动监管协同机制,各单位委派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多部门联动,多角度发力,共享资源,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赵祎韫)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