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视频 | 民营中小企业蹲点记丨创新型企业需要何种人才?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应冠文 孔权 李连达

2023-10-15 13:59

哲弗智能是一家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这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狂飙,这家关联企业也乘风而起,不过迅速发展的企业却面临着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到底是什么呢?



周六上午,哲弗智能的会议室里仍在进行技术培训。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爆,作为一家为锂电池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哲弗的用户需求也不断上涨,员工们需要不断学习行业内的新知识、交流新信息。“要适应快节奏的发展,尽可能需要尽量拿下现在的单子,我不拿可能人家就拿掉了。”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BITS产品解决方案部负责人刘海涛坦言。


刘海涛负责的BITS产品解决方案部共有16人,分为储能和车用两个小组,他们要根据客户的个体化需求提出方案。一头连着销售部门,一头需要与技术部门对接,这就要求人员既要懂市场,还得了解技术,而这样的人才并不好找。“人员第一肯定要有基础,要做过几年研发,或者相关工科毕业的,制冷专业、工程专业等等。”刘涛说。



部门例会上,刘海涛和同事们将27个项目一一过堂。客户各有各的需求,临时变更也是家常便饭,因此每个人手上都同时对接着好几个项目,人员缺口长期存在。


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产品解决方案部车用应用经理朱宽勇表示:“一个新兴的产业,人才培养是有过程的,市场上人也不是特别多,另外和客户对接是没有标准答案,这个东西没有生搬硬套。"



而在生产车间里,主管张伟的苦恼在于面试时,至少有三成面试者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成为长期正式工,随时准备哪里有能赚钱的短期项目就去哪里。但对企业来说,只有人员稳定,才能产品质量有保证。“很多人尝试过程中发现不是他想象当中的,就不干了,考虑到交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人员的稳定性、技能的提升,对于想做短期临时工的,我们也慢慢不主张考虑了。”张伟说。


薛银强来哲弗车间工作一年零八个月,稳步提高的待遇和五险一金的保障,让他决定与企业签下正式的劳动合同。“哲弗还在自主研发阶段,前景还是挺好的,销量来看,一直是稳步增长的,前景好的话还是考虑长期做下去的。”薛银强表示。



在记者蹲点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天,人事部门都在和技术部门一起面试新员工。企业现在在岗约380人,对于明年8到10亿的销售目标来说,还有近200个岗位虚位以待。为此,哲弗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才。刚入职的王崇明此前在海外有十多年的相关领域求学就业背景。



作为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先研部对热失控测试专家,王崇明表示:“中国锂电池产量占到全世界产量的75%,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但其实搞锂电池消防这块,全世界范围内也不是特别多。”


此外,企业还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建立试验基地,让更多高校人才能了解到这条新赛道的市场需求,也能推动技术不断进步。



哲弗火灾防控研发部研发总监王亮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双向的,我们接触到的实际案例有一些总结,这些总结仅靠企业是解决不了的,反过来倒是可以给高校来研究。”


在企业创始人李飞看来,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人才的定义不仅仅是有高学历背景,还需要创新思维、自驱力和抗压能力。他希望,哲弗能够吸引到更多人才,共同奔跑在新赛道上。“现在这个行业的一些新的技术路线,其实大家都在探索中,必须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要突破所有思维上的瓶颈和框框,才能形成新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我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性发展,让身处其上下游的相关行业也站上了发展风口。对于这些创新研发企业来说,要行稳走远,技术是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在研发端持续发力。而哲弗对于人才的渴求,也许也能让即将走出高校的年轻人有所启发,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跨学科研究能力、学习力、创新力、抗压能力,也许正是许多创新企业所渴求的人才必备素质。


(记者:应冠文 孔权 李连达 编辑:由由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