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时尚成风 这个小区的志愿者"下岗"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洪焕铨
2019-08-29 21:45
8月29日下午,中央媒体回访上海“重温嘱托看变化”的第一站来到了虹口区的宇泰景苑小区。这是一个从今年3月起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此前看看新闻Knews记者就曾来到这里进行过采访,当时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该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得有声有色。而今天记者跟随媒体团再次来到这里,惊讶地发现:志愿者们都“下岗”了!这是为什么呢?
宇泰景苑小区是从今年3月1日起就开始试点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投放的,也是虹口区首个试点小区。原来,小区有10个24小时的垃圾投放点,归并为3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后,371户居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近到这三个点上分类投放垃圾,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效,每个点位上还有志愿者值守来引导居民正确分类。
“经过4个月的磨合,每家每户都已经养成了家中垃圾分类装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也已经超过98%。从最初在投放点值班指导,到如今已经基本无事可做。”志愿者张蕾开心地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那一天,他们也圆满下岗了!”
如今,即便没有志愿者,这两个月来,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也丝毫不见退色,正确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十几年的习惯是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改变的呢?这还要从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兴路街道考察说起。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彼时,当习总书记握着王静华的手,她心里既激动,又感到深深的责任感,她是虹叶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牢记着总书记的嘱托,她率先在居民区内的宇泰景苑小区展开了这场垃圾分类革命。
针对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认识不足、意识不够的问题,王静华带着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联合物业、业委会启动了多种形式的走访调研和宣传动员工作,眼前的这个三件套就是入户宣传时发给每家人的:一本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一个印有分类口诀和分类搜索二维码的冰箱贴、还有一个挂壁式垃圾袋支架,挂在橱柜上帮助湿垃圾随手“撸”进垃圾袋。“每户家庭至少上门3次以上,15天里一共走访居民家庭1513户次,开展问卷座谈30余场。”王静华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推进垃圾分类,难点很多,比如垃圾投放方式改变,包括减少点位、缩短时间等,都会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小区党支部多次邀请党小组长、楼组长、业委会、物业经理、保洁员等召开讨论会,研究适合小区特点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案,确定撤桶数量和点位。”
最终,原有10个24小时的垃圾投放点,归并为3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每个点位配置干、湿成对垃圾桶,早间和晚间各2小时定时投放,其余时间撤除点位垃圾桶,确保定时定点严格执行。而撤点的地方,则变成了花架,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在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后,居委会方面还定期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在刚性约束上坚持原则,在柔性服务上尊重民意,尽可能地满足合理的需求,比如设置“误时投放”点位满足“996”人群的需要,如果错过了一早一晚的投放时间,居民都会多走几步路,直接把垃圾投放到这里,分类实效保持良好的前提下,如今这个点位上也没有了值班的志愿者。
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也是宇泰景苑小区在垃圾分类工作探索中在思考的问题。由居民组织“花仙子”俱乐部策划实施,在小区中心花园辟专门场地建“堆肥花园”“一米菜园”等载体。采用堆肥桶和酵素桶,使湿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花园和菜园的“生态肥”,既减少垃圾投放、减少异味发散,又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兴趣感和积极性。目前,已经累计转换湿垃圾2000多升用于“堆肥花园”“一米菜园”的肥料,每天处置的湿垃圾占小区湿垃圾总量的5%以上。
“小区的环境变美了。”在采访过程中,这是王静华和每一位居民感觉到最大的变化之一。“原来垃圾桶放了很多,苍蝇蚊子扎堆,现在到了点,垃圾桶都撤走,走在小区里处处都是风景,而且垃圾分类成了我们小区居民茶余饭闲聊的一个桥梁,原本虽然在一个小区里,大家普遍还是比较含蓄,往来不多,现在的邻里关系好得不得了。”
的确,像宇泰景苑这样的场景在上海千千万万个小区里都在上演着,通过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志愿者动员、居民自治等方法,上海的这场垃圾分类革命正越来越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接下来,上海要做的,是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区域创建工作,连点成片、连片成面,实施整区域推进,将“盆景”汇聚成为“风景”,引导各区构建完整的区域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管理链条。去年,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奉贤、崇明6个区已经实现整区域推进,首批18个“示范街镇”创建成功。而今年,要全面推动“全市整区域覆盖”,长宁等11个区申请创建“示范区”。
还记得垃圾分类推进初期,很多市民诙谐地称每天都要接受志愿者阿姨的“灵魂拷问”: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在新习惯逐渐养成、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志愿者“下岗”之后,或许,大家可以彼此问候一句:今天,你“新时尚”了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编辑:胡琰琦)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