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非凡十年看海东|十年奋进迎巨变 河湟大地气象新

时讯

掌上平安

2022-06-07 19:55

展开十年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海东画卷,每个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173万海东儿女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海东篇章。


这是意义非凡的时代征程——海东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带领全市人民风雨同行、踔厉奋发,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逐梦未来的重要里程碑——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发展基础持续巩固、绿色发展底蕴厚实、城乡建设突飞猛进、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转型聚力高质量发展 书写“海东答卷”


翻开十年的成绩单,海东经济发展“含金量”更足: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4.71亿元,是2012年274.13亿元的2.02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6.2:49.5:34.3调整为2021年的14.5:39.4:46.1,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十年累计完成投资4377.6亿元,年均增长19.3%,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争先进位的亮眼数据,来源于“质”的蜕变。


经济的新质地从何而来?一方面,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市,海东现代农业呈现新气象,农作物播种面积始终保持在312万亩以上,特色作物比重保持在86%以上,全省“菜篮子”里装进了更多海东果蔬。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0.66亿元,较2012年的44.29亿元增加36.37亿元,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到51.65万吨、71.51万吨,占全省的47.4%、47.6%。


另一方面,工业发展汇聚新动能,“高新轻优”产业发展方向日趋成熟,金属冶炼、建筑材料、水力发电、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产业、食品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建成青海首个高原大数据中心,中钛青锻制造出世界第一长度的无缝钢管,百能锌溴液流储能电池填补国内空白。2021年,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破百达105家,比2012年增加24家;二产产值达218.48亿元,是2012年107.8亿元的2.02倍。


同时,服务业迭代铺展新图景。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全面升级,互助土族故土园晋升5A级景区,喇家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成为全省热门“打卡地”。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173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8亿元,是2012年580余万人次、12.7亿元的2.99倍和5.1倍。建成青藏高原首个内陆保税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场所——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202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35亿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41元,是2012年55亿元、8163元的2.4倍、1.7倍。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激活“海东引擎”


每年二三月,迁徙的候鸟总会“做客”黄河化隆段水域,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新图景。在湟水河乐都段,数百只野鸭在此安家,引得市民驻足拍照。


绿色是最美的底色,也是海东最大的资本。海东这个生态环境的“优等生”,也曾同样有着“成长的烦恼”:矿山开采、建筑扬尘、污水直排、河道采砂……低水平、粗放型、扩张式的发展方式,曾让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重挑战。


这场生态发展“竞速”,鸣枪就是冲刺。


近年来,海东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生态绿色海东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理念升华到制度建设、再到实践检验,海东市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28%提升至2021年的36%,造林面积居全省之首,绿化总人次、数量、面积均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一。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出省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确保了一江清水出城出省。


一系列数据,蕴含着行稳致远的绿色发展新思路,也见证了海东行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强劲势头:坚定不移推进环保整治,148家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完成关停拆迁;强力推进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恢复治理2648.17亩,完成问题图斑整改183个;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黄河、湟水河生态保护修复和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拆除湟水河沿岸48家废旧厂房和391万平方米涉河违章建筑,昔日的“黑色硅铁走廊”变成绿色生态长廊;坚定不移推进国土绿化,投入达37亿元,完成绿化376.04万亩,造林面积居全省之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63%。


山是海东的山,水是海东的水。海东用绿色谋发展,让“好风景”和“绿经济”比翼齐飞,使全面建设“五个新海东”的路越走越宽、越行越畅。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展现“海东胸怀”


打开地图,地处青海东部的海东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物流枢纽。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下,海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平台作用越来越明显。


2016年10月,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迎来首单货物,标志着青海省首个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


2019年12月,中国(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河湟新区设立,成为青海省第一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2年1月9日,“青海海东—西藏日喀则—尼泊尔”公铁联运南亚班列抵达目的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填补了海东乃至青海省同南亚国际货运班列的空白,为青海省同南亚国家贸易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新通道。


从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到中国(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河湟新区设立,再到“海东—日喀则—尼泊尔” 公铁联运南亚班列开通……开放的浪潮,在海东不断激起铿锵的发展足音。


开放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而改革是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十年来,海东切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2021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05188户,注册资本1854.89亿元,较2012年上涨573.72%和398.53%。全面优化金融服务功能,成功创立海东农商银行,全省首家“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县域支行正式开业,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2021年,全市银行业机构达11家、固定网点172个,存贷比为79.9%,较2012年上涨41.2个百分点。


在开放发展的探索中,一项项改革措施相继落实,一家家企业获得收益。在位于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白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富能态太空能供暖设备在流水线上组装完毕,经检查装箱即将运往供应市场。在海东河湟新区,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不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带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落户海东,海东改革开放的“朋友圈”稳步扩容,为海东走向世界鼓足了底气。


“十三五”期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48669万美元,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从2016年的54家增长到2020年的77家,其中境外投资企业从2016年的6家增加至2020年的12家,境外投资不断拓宽,规模不断壮大。


夯实民生之基 提升幸福指数


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海东市作为青海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是千千万万贫困群众的追求与梦想,也是海东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最大的民生工程。


海东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历史性完成了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伟大使命。全市6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84万户17.57万绝对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淬炼,广大脱贫群众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物质条件和精神世界都得到充实和升华。过去一些贫困群众“揣着手等”“背着手看”,现在“撸起衣袖比”“甩开膀子干”,迸发出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让海东的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补齐民生之短,夯实民生之要,回应民生之需,筑牢民生之基,多解民生之忧,这是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的十年——推动城乡居民各类保险参保率达100%,“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累计新增就业9.3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38.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13元,较2012年的11231.5元,增长10581.5元;城乡收入比为2.6,较2012年下降0.47;2021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24%、97.97%、95.52%,较2012年分别增加23.6、11.6、16.4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共有医院55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846名,比2012年增加36家、5217名。


沉甸甸的民生数字清单背后,是海东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海东人民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的生动实践。


非凡十年,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开花结果,民生也成为海东最温暖的底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