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视频 | 问政中国丨不预设GDP目标 2020怎么干?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5-22 22:27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作为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较往年,颇为特殊。一万多字的篇幅,历年最短;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更是多年罕见。


面对疫情的冲击,今年的GDP目标调整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又该如何顶住压力,寻找动力,加速恢复?看看新闻Knews两会特别节目《问政中国》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和特约评论员王健,带来深入解读。



淡化GDP目标 不等于没有发展目标


不设GDP目标,实属罕见。至于原因,李克强总理已作出相应解释。


李克强表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们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从现实情况来看,今年国内外环境的确复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增加了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但是,不设目标,不等于无所作为。


特约评论员王健分析,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件中可以看出,眼下国家仍把做好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反复提及,疫情之下坚持“生命至上”是最重要的原则,而对经济发展而言,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主基调。



“六稳”之首就业如何“稳”?


不设增速目标,不等于没有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了许多“小目标”,还打破以往惯例,将“稳就业、保民生”置于政府工作优先位置和优先方向。


在全年预期目标中,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三大具体目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由于疫情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一季度我国经济、财政出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本民生保障的难度。但也正是因为面临这种情况,基本民生比以前更需要保障。特别是就业方面,在全年预期目标中明确提出失业率保持在6%,但数据背后还应考虑到,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任务还未完全完成,到六、七月份,近700万应届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就业压力其实是相当大的。



梳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一词出现39次,可见其严峻性。那么,针对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关键在哪?


王健告诉看看新闻Knews,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词是“留住青山”,把市场主体呵护好,我们要综合采取减税降费的手段,帮助中小微企业和市场主体渡过当前的难关,吸纳更多的就业。


姚洋补充道,我们国家城镇就业率小微企业贡献了一半。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小微企业的就业尤为重要。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新增的1万亿,其中的用途之一就是资助中小企业。国家是否能从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新创设的小微企业,或是加大岗位技能培训,国家对培训做一些补贴,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可能,或许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思路。



救经济这仗怎么打?


“1万亿新增财政赤字规模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全部转移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并要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的表述,都可谓是中央财政为稳经济推出的“强心剂”。


面对许多企业因为疫情影响,产业链断裂、现金流短缺、复工复产难等问题,除了加大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之外,还有哪些手段可以帮助他们?


姚洋认为,企业受到金融政策的支持,是一种锦上添花。当企业已经有了订单,需要一些资金来周转时,资金扶持是有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没有订单,再多的贷款对企业来说也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帮助企业找到订单。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缺少消费。



的确,在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如何促销费则是稳经济、保民生、促就业的另一翼。那么,政府如何在推动消费回升方面重点发力?


姚洋认为,一方面,沿着政府工作报告的思路,财政补贴需要发到各个地方去,各个地方用这些钱很大一部分应用到民生上;另一方面,还是要想办法鼓励服务业全面复工,怎样在鼓励复工复产和防疫之间寻找平衡点,创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是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在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之下,有观点担心,已经出现轻微放缓趋势的中国经济,是否会就此进入低速增长通道?


王健认为,鉴于今年的特殊年份,我们不能仅仅拿一季度经济数据作为全年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参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因此,相信疫情结束后,经济回暖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损失,对中国经济韧性要有信心。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董亚欢 黄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