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视频 | 大音希声 无声合唱团用“啊”声震撼人心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翔 李响 徐玮

2019-07-25 15:48

 “我对这扇门的感触太深了,所以我要给它单独拍个照。”李博向我们解释他为何要专门用大画幅相机记录凌云县特殊学校的大门,“这扇门看着像监狱的大门,但其实把孩子保护得特别好。”



六年,从初见到熟悉,李博带着凌云县特殊学校的孩子们一起歌唱,一起演出。他保留着六年前为孩子们拍摄的一套肖像照,他说“我想记录下他们当时的状态。”




他为自己留下的,是一幅愤怒的脸庞。



“无声合唱团”的故事从去年开始逐渐为人所知。这些无法说话的孩子,选择了“合唱”这种看似不可能的艺术,尝试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出大山”、“唱响北京音乐厅”是属于他们的网络标签。但是在广西百色市的这座小县城,已经红遍网络的孩子们,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六年前的那个夏天,抱着创作私心的李博和张咏来到这里,希望能得到创作的新灵感。但这些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回馈他们,用“无声”的力量成为了他们的“缪斯”。



14个孩子,在12分钟之内合唱的三首歌都只有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只有一个字:啊。从发声到指挥,整个合唱团的模式是两个人和一群孩子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随后的故事,似乎顺理成章,他们走进了北京音乐厅。



李博说:“北京音乐厅,才配得上这些孩子。”

张咏说:“我知道这些孩子肯定没问题。”



我们拍摄了任秋露。她是团内少有的在回家后仍旧会练习发声的孩子,曾经去到过普通学校上学的她被排挤、嘲笑,最终来到了这所特殊学校。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曾希望她能够告诉记者她对于李博和张咏的评价和感受。但是这对于她来说太困难了,她还没有熟练掌握手语。最后,她被急哭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笑着对我们比出了大拇指。

这段有点“失败”的采访没有被用进短片,但让我们对寻找连接有声和无声这两个世界“桥梁”的意义有了真切的感受。



李博和张咏还有他俩的朋友们,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自己也正在被改变着:重新思考艺术路线、抑郁症走向好转……

李博聊起影响到北京之行的基金会解约风波,他用了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轻描淡写,“孩子改变了我很多,我不再那么愤怒,但有时候却更愤怒了。”李博笑了。

张咏聊起自己的音乐,说“纯粹”是他觉得这些孩子带给他的,“原来根本不愿意去教小孩子,现在老老实实陪他们一起练发声。” 张咏也笑了。



我们的短片在解释了许多疑问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疑问:

“无声合唱团”下一步会怎么走?

非盈利组织的名号能够保护他们吗?

这些孩子的真的能够顺利走出大山吗?

……

李博和张咏给出的答案是:

“合唱团的未来没有计划,但我们会尽一切所能去帮助这些孩子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

但我们也都知道,能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答案的,只有时间。

(张艺馨、杨书龙对本片亦有贡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翔 李响 徐玮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