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李克强的“隆中对”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8-10-17 17:14

10月18日至19日,李克强总理将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与欧盟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又适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及美欧贸易摩擦加剧。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中欧又一次“走在一起”也令外界格外关注。


此前,欧盟提出的《连接欧洲和亚洲—对欧盟战略的设想》也将在这次的亚欧首脑会议上正式推出。这个被称为欧版“一带一路”的《设想》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契合并对接,也成为本次亚欧首脑会议的一大看点。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认为,欧版“一带一路”显示了欧盟对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从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的重大态度转变,而中欧合作的使命,也从来没有如此刻这般重要!



三国时期,刘备到湖北隆中,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指明蜀国崛起、修复汉室江山的路径,为刘备定下了“天下三分”的策略。而这个发展战略,被后人奉为经典,称作“隆中对”。


兵战与国家战略有时候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放眼当前,尽管迄今GDP占据世界的15.5%,离史上最顶峰时期的三成还有巨大差距,但是中国在世界大三角——“中俄美”军事大三角、“中欧美”经济大三角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国崛起如何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呢?“一带一路”就是在世界制造业中心(北美、欧洲、东亚),地区一体化三翼(NAFTA,EU,EA)的三分天下中,中欧合作开发欧亚非第三方市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可谓21世纪的“隆中对”。



“东方物之所生,西方物之所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这句话,虽然不能直接套用今天,但喻义颇多:改革开放发端于东南,收获于西北——正如“一带一路”所喻示的;改革开放主要向西方开放,尤其向东南方向开放,但随着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发起贸易战,传统开放模式考验重重,开放重点从东南转至西北,这就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站——欧洲。


三大原因,使中国改革开放收功于西北——“一带一路”,与西方关系收功于西北——欧洲,中欧合作从未肩负着如此使命。


一是开创东西互鉴新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丝绸之路的东学西渐、近代的西学东渐,到一带一路的东西互鉴,中欧作为两大文明,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两大伙伴。


世界上有三大原力:美国所代表的创新力,欧洲所代表的精神力,中国所代表的应用力。只有这三力结合,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一带一路”为中美欧大三角文明创新展示了希望。“一带一路”是人类的大创新,克服传统创新陷阱:美式节省劳动力型创新、欧式节省资源型创新,摧毁了南方国家的比较优势,形成创新陷阱;同时超越创新悖论,即以创新名义圈钱,导致富者更富,穷着更穷,有增长无就业,人工智能驾驭不好的话可能加剧这一趋势。民粹主义兴起充分揭示了政治-经济悖论:政治是地方性的,经济是全球性的;政治是周期性的,经济是长周期的。“一带一路”试图消除之,着眼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引导美国投资实体经济而不再继续制造金融泡沫。中欧共建一带一路,推行包容性创新,超越传统大国博弈,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新文明。



二是推动新型全球化和新型全球治理。欧洲先进的技术、中国成熟的市场化经验,使得处于再工业化、后工业化阶段的欧洲,与处于快速工业化的中国,构成国际产能合作的天然伙伴关系,去共同开拓非洲、拉美第三方市场,开创南北、南南合作新模式,推动全球化朝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方向发展和共商、共建、共享新型全球治理格局的形成。


三是推动世界开放,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中欧间没有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意识形态在现实利益凸显的今天日益淡化,权力转移的阵痛也基本结束,这与中日、中美关系形成鲜明对照。更重要的,中欧都是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捍卫者,在世界走向开放还是保护,进步还是保守的关键时期,中欧合作至关重要。下月开始的中欧副部长级WTO改革磋商,关乎全球多边贸易秩序的未来。




真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使得中国只能不断减少与美国的经济联系,增强同欧洲的联系。中国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署《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新签署的协定内容中,有一项旨在阻止与中国达成贸易协定的《毒药(poison pill)条款》,可能在未来美国与日本、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达成的贸易协定中被复制,将使得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遭到孤立。日本韩国对美国依附性强,达成类似USMCA的可能性大,关键是欧盟。


欧洲自古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今天与中国也是欧亚大陆“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命运共同体。正如爱因斯坦公式E=MC²所预示的:欧洲的未来不只是通过大西洋与美国相连,也在于通过欧亚大陆与中国互联互通起来。



从中国方面来说,大国崛起须站在巨人肩膀上。欧洲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终点站,更治理过世界,拥有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五通”国际话语权,是“一带一路”建设不二合作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争取欧洲的支持还具有全球意义。


英国脱欧,更增加了中英合作的自由度,同时也突显了欧盟内其他主张自由贸易的新教国家如荷兰、北欧国家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访问荷兰、比利时并在亚欧会议上就一带一路与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文件对接的努力,就是中欧合作使命的最新呈现。


(作者王义桅 系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编辑:董亚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