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视频 | 隐字上海:在隐匿的店招和路牌中发现上海

下一站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昱

2022-02-09 12:00:25

你知道提篮桥的“桥”在哪里吗?有上海,有没有下海呢?昨晚东方卫视播出的《下一站》中,上海的下海旧址——提篮桥地区的海门路、舟山路一带,在城市漫游者格里董的指引下,变成了一个偶然发现的考古现场。




一片旧改地区可以考古什么呢?格里董带着节目组一路寻找“隐字”——就是原来已经被遮盖、覆盖的旧招牌。


在城市的拆旧过程中,偶然暴露出来年代更为久远的旧招牌,它们往往是手写的,甚至是残缺、模糊的,但它们都代表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在我小时候 (上世纪)80年代,到处都是这样的字。那个时候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当时代变迁它们消失以后,突然之间你再次看到的时候,很亲切。”所以格里董和朋友们把这些偶然遇见又可能随时再消失的字,称为“隐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格里董从1998年就开始探索这座自己生长的城市。曾经的他,觉得现代化的都市感才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该有的样子。但是2002年,格里董去了日本留学,到了一个非常小的城市——东金。当地人对于自己家乡的热情和热爱,让他开始反思自己和家乡的关系。自己长大的乌鲁木齐路一带的老洋房、外滩的城市天际线固然代表上海,但是老城厢里的市井烟火,上海的老建筑、上海的马路、上海的历史,才是上海独有的。


于是,2006年,格里董开始了城市漫游,并且开始记录这些街头的“隐字”。比如昔日在街角路口或者弄堂深处的烟杂店、酱油店、副食品店;还有隐藏在拆除的招牌里层、新搭建的脚手架背后的“字体遗址”。


旧时的店名和招牌,携带着抹不去的时代印记,以朴拙亲切的手写痕迹,永久地停留在了历史的某个瞬间。



其中,舟山路区域就是格里董特别喜欢的一条“隐字”路线,甚至会反复多年一直来。


在这里,他见证了很有名的群艺照相馆的最后一天营业。


2014年2月,他拍摄的“唐山钟表眼镜店”,在拍摄后即被涂料粉刷覆盖。但八年后的今天,2022年的2月,这块招牌竟然再一次暴露了出来,就像一个亲切的好友一样,和格里董再次相遇。


去年,格里董和自己的两位朋友施佳宇和沈健文,一起将收集了7年的“隐字”照片出版成书,书名就叫《隐字上海》。



招牌可能还会再出现,但最不经意间消逝的,却是另一件东西——路。在格里董的工作室里,挂着很多门牌。



每一块牌子,都是一条已经,或者即将消失的路。“与其说收集路牌,不如说是在收集路名。”


不经意间,格里董已经收集了100多条路,也在不知不觉中,记录下了上海快速的城市发展进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昱  实习编辑:范诗言)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