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700元买光你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安全能指望谁?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2016-12-14 15:20

最近几天,两起报道再次将公民的信息保护这一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是,南方某媒体重磅揭秘互联网灰黑产业链——你所有的隐私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甚至网吧上网记录信息,只要有人付钱,就可轻易被查到。除此之外,四大银行存款记录、手机实时定位、手机通话记录,他们也都能查到,而且声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就这样,记者在网上只花费700元就买到了同事的上述信息。



另一起是,京东超12G数据疑似外泄,其中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QQ号、手机号以及身份证等,涉及数千万用户。尽管此后京东方面回应称,事件发生于2013年,京东已完成系统修复并提示用户安全升级。但仍有极少部分用户并未及时根据系统提示升级账号安全,依然存在一定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有多严重。据统计,中国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特别是,个人信息泄露致垃圾短信、诈骗电话泛滥成灾,让人防不胜防。对此,评论员傅蔚冈深有感受,于是他想到了这样一个主意。

傅蔚冈:所以说,现在我去办有些事情是要备用一个手机,一个手机是用来朋友联系的,另外一个手机就是用来接听各种各样的骚扰短信,或者是骚扰电话。

无奈的现实,多么痛的选择。可那些买不起两个手机的朋友又该怎么办呢?况且,实名制以后,再多的手机也无法阻挡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是么?不妨追根溯源一下,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流入“黑市”的。




傅蔚冈:如果说你在某个酒店,那可能是说这个酒店他泄露出去了,但是如果能够把你一年当中所住的酒店全都列出来,那毫无疑问就只能是指向了另外有些部门,因为他可以在他的后台上储备你的数据。但是你要把所有的无论是酒店、住宿,还有航空,这些信息全都联合在一起的话,我觉得这个能力是非凡的。这么多年了,我们政府机关一直试图要打破信息孤岛,把信息连通起来,他们一直想这么做,做不出来,但是这么一个非法的,700多块钱他就能够把你连通起来,我觉得他的服务能力是非常强的。

对此,身为律师的严嫣不禁感慨,“700块钱就能搞定这么多的内容,警方如果这样破案多方便”。当然,这只是句玩笑。因为我们现有法律规定,非法采集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都违法行为。可是——



严嫣:大家都明白倒卖也好,使用也好,这些非法信息都是不合法的,甚至是会受到刑法,甚至治安处罚条例的处罚的,但是问题是谁有这个精力来管这个小案子呢。

对此,评论员傅蔚冈现身说法。

傅蔚冈:有一次我的个人信息,有人居然查到了我的户籍卡上的信息,在网上登。然后我就拿着这个信息,这是泄露我个人信息,我就向派出所去报案,他说这个你自己去找,这不是我们的范围。因为对他来说,这个事情太简单,太轻微了,不值得耗费警力去查。所以我觉得绝大多数的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对此,公安部的说法是,今年4月底,公安部网安局牵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已侦破案件1868起,已抓获犯罪嫌疑人4219人,其中各行业内鬼391人、黑客98人,查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305亿条。虽然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那么,我们该指望谁“挺身而出”保护我们的隐私呢?


傅蔚冈:绝大多数人都说指望着政府来管这件事,但是由于他编制的缘故或者预算的缘故,他很难真正的做起来。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这个民事诉讼,而且通过提高惩罚性赔偿金的这种方式来打,那么每个人都有积极性来做,就像当年打假的王海。

对于这样的提议,律师严嫣则认为过于理想。

严嫣:第一取证举证就是个问题。很简单打过来的这个(诈骗)电话,你只知道来电显示,但这个来电所显示的,对方的真实身份,他的相关的信息很难查实的。非法证据好取得,合法证据你取不得,这就是一个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真的就无解了吗?于是有人提出,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出台一部,专门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法律。



严嫣:我个人是认为很有必要的,其实我们对公民信息的保护意识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法律的出台,这样提醒我们所有的老百姓你要有这个概念,要有这个意识,首先不要去侵犯他人,其次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怎么样保护好自己。

不过,对于这样的呼声。身为法学博士的评论员傅蔚冈,却也有着自己的一些担心。

傅蔚冈:通过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就能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我觉得还是太过乐观了吧。就像我们说《食品安全法》出来 之后,你真的觉得食品安全就提高了吗?

中国的问题,不在于法律的多少。并不是说出了一部法律之后就能把对应的问题解决掉。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成本低一点的,然后又可以执行的方式,才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自己的信息被卖来卖去,几乎所有能够掌握个人信息的从业者都习惯于“卖隐私”赚取外快。到最后,关于“信息保护”的无力与无奈,便成了近乎绝望的放任自流。而要打破这种局面,显然任重道远。

(编辑:胡琰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