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视频 | 视频|日印“贴身热舞” 中国该警惕什么?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孙悦 李丹 郝苗苗 毕俊杰

2017-09-14 20:40

从13日起,日本首先安倍晋三对印度展开了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安倍第四次以首相身份访印。期间,安倍将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日本媒体报道说,包括国际会议等场合在内,安倍与莫迪的会谈已达到第10次,重视印度的姿态十分鲜明。


为了迎接安倍的到来,印度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课”。在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印方从机场开始为安倍安排了8公里长的“盛大路演”,通过花车队、舞蹈杂技等形式向安倍展现印度各地风情。据印媒报道,这也是古吉拉特邦第二次迎接外国领导人。



舆论认为,日印高层近年互动频频,已经到了“贴身热舞”的程度。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日印间眼下的热络其实顺理成章,因为双方各有需求。


日本之所以特别重视印度,原因有三。最主要的原因是想通过和印度建立一种“准结盟”的关系,来应对中国的崛起,以达到地区力量的平衡。其次,日本主要的石油通道需经过印度洋地区,拉好与印度的关系,对稳定其能源通道将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印度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加强和印方合作,希望能把印度变成中国的替代市场。


而对印度来说,向日本靠近,主要原因也是中国。除了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怀有戒心以外,最近的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也成了一个“好”理由。毕竟,中印洞朗对峙时,各大国几乎没有明确表态,唯独日本明确支持印度对洞朗地区出兵 。


“日印联手怼中国”,这是两国国内分析人士的普遍观点。为了“抱团”,双方也切实开展了合作。


在这次访问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是,14日,安倍将参加艾哈迈达巴德至孟买的高速铁路奠基仪式。按日本自民党高官的说法,印度高铁是一个标志性项目,意味着日印关系迈入“新时代”。



这条高铁线路,将是印度正式奠基的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的高速铁路项目,全长505.8公里,预计建设12站,将耗资1.8万亿日元(约合1078亿人民币)。这是日本新干线的第二次出口,项目预计2018年正式动工,2023年竣工。


不过,在周永生看来,安倍这次的推销,很有可能将是一次赔本买卖。日本为了拿下这一项目,不仅总耗资的1.8万亿日元中,有1万亿日元由日本提供贴息贷款,还破例大幅降低利息,从以往通常超过1%的年息降到0.1%,甚至把通常30年的偿还期延长到50年。


虽然拿下这条铁路,将有机会让莫迪把希望建设的其他6条铁路,也采取日本“新干线”技术,不过,在印度推广高铁,并不容易。除了人均收入低以外,如何征地建设也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周永生认为,相比于实际意义,这条高铁线路的象征意义更大。那么为什么日本甘愿在印度高铁项目上花冤枉钱?或许是为了从军火生意上得到更多的回报。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此次安倍和莫迪的会晤中,印度可能完成与日本之间的首次军备采购,采购目标为日本US-2水陆两栖飞机。



这款飞机,又称水陆两用救援飞机,可在浪高3米的水面起降,为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早在2013年5月,印度政府就表示打算采购该种飞机,当时预计每架售价大约100亿日元(约合9900万美元)。


日本舆论认为,如果这单买卖达成,将是日本2014年取消武器出口限制以来最大的一笔海外防务交易,还代表着印日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外,在这次访问中,安倍还将亲自向莫迪推销日本的“苍龙”级AIP潜艇,使其在印度建造。



周永生表示,买卖军火,显然双方也是各怀心思。印度政府希望通过日本的武器支持,发展本国的国防工业,升级国防装备;而日本敲开印度防务市场的大门,通过大单的输出,将很大程度提振日本军火的对外供应,解决其潜艇、军舰等订单长期“吃不饱”的现状,同时,为日本军事力量的崛起奠定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让日本最终走上所谓“完全普通”国家道路。


他强调,日本武器出口,特色在于“定点输出”,无一例外,都是与中国有相关争议的国家。除了印度,还有南海有关国家菲律宾和越南。这样的做法,意在激化矛盾,显然是违背国际道义的。


不过,虽然印度和日本,都把对方当成遏制中国的棋子,可这种所谓的“抱团对抗”到底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


有学者给出了一组直观的数据。拿中日印三边的贸易来看,中日、中印、日印经贸关系对比,三组贸易额大概是20:5:1。力量对比,可见一斑。



当然,印日关系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值得我们关注。可是眼下,在周永生看来,更应关注的动向是,印度的野心,不仅仅只是想成为印度洋的主宰,更想向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地区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向美日靠近,其原本长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是否会改变,才是我们更应该警惕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孙悦 李丹 郝苗苗 毕俊杰 编辑:郑叙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