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将攻坚突破误时投放等垃圾分类难题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洪焕铨
2020-04-16 17:52
作为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今天市绿容局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上海将着力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在目前综合日处理能力达2.435万吨的基础上,新增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3450吨每日,其中干垃圾2000吨每日,湿垃圾1450吨每日,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市绿容局副局长唐家富介绍:要完善促进居民分类习惯养成的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居住区垃圾分类成效,着力提高单位垃圾分类实效,实现95%以上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达标,85%以上街镇达到“示范街镇”标准。在垃圾分类时效上,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有害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1吨以上,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9000吨以上,干垃圾日均处置量控制在16800吨以下,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同时,持续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继续强化入户宣传,提升住宅小区租户、部分年轻白领、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的垃圾分类意识。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依托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联席会议平台,加强在来沪交通工具、陆海空港等交通枢纽的垃圾分类宣传。向入沪的外地手机用户,发送垃圾分类公益提示短信,全面提升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知晓度。完善定时定点投放机制,按照“定点要坚持,定时要灵活,撤桶要鼓励,破袋要引导”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属地的指导,坚持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好“一小区一方案”的定时时段、定点位置设置。
除了干、湿垃圾以外,主管部门表示:今年要继续优化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功能布局,完成6000个居住区服务点功能提升,进一步提高可回收物的资源利用率,目前相关改造工作已在开展中。通气会透露:对于低价值可回收物,今年也将出台相关补贴政策,由各区指定相关企业进行托底回收,打通价值链,完善全程分类。垃圾分类相关数据还将纳入一网统管平台,及时对市民公示。
针对收运过程,要继续改善清运车辆形象,积极提升分类收集、运输能力,实施装载量控制加强,推广应用新型装备,对生活垃圾清运过程中跑冒滴漏、垃圾拖挂现象的监管和处罚;加强车容车貌管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冲洗上路。加大分类收集、运输活动执法检查力度,保持对混装混运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对违规运输企业依法严惩。
在收官之年,上海对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将攻坚突破。推动基层开展创新,借助技术手段,优化源头投放环境,强化源头分类质量监管。采取“科技+管理”模式,破解误时投放点管理、破袋投放引导等难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规程。推进垃圾投放点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等方式对源头分类行为进行监管,尤其是对误时投放点分类投放行为加强监管并及时反馈,做好误时投放点垃圾分类实效日常管理。改善投放环境,在具备条件的居住区推广“白菜拉拉袋”等小发明小创新,方便居民分类投放。针对湿垃圾破袋投放和湿垃圾存储期间的异味控制问题,制定投放点管理规范。坚持条管块督相结合,有效提升高校、医院、交通枢纽、公共场所分类实效。突破产业、政策、地域限制,拓宽资源化利用渠道,提高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积极推进快递、餐饮、旅馆等行业源头减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实习编辑:陆熠)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