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老上海与家电的故事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4-24 18:13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计划经济的色彩尚未褪去,家电是市面上的紧俏货,老百姓往往为之倾囊而出。虽然如此,大家仍然感到很值得,因为家电代表了他们所期望的生活标准。


七八个月工资买台9寸黑白电视机


1975年的时候,郑自华是27岁。当时,他居住的街道里有一台12寸黑白电视,放在弄堂开阔的地方,属于为这一片居民提供娱乐生活的公用设备。每到播放电视节目的时候,里里外外挤满了人,“不要讲屏幕上人头看不出,连声音也听不清爽”。想来想去,郑自华决定自己买一台回来“改善生活”。


当时的年轻人带着积蓄和配给券到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的电视机部门买电视


当时,上海的轻工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飞跃、金星、凯歌、上海、英雄等沪产品牌主宰了本地市场。由于货源紧张,郑自华托了在五金交电公司工作的朋友,才买到一台飞跃牌9寸两用黑白电视机,价值245元,相当于他七八个月的工资。


飞跃牌9寸黑白电视机


所谓“两用机”,指的是这台机器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还有无线电功能。“两用机比单用机多20块。我心想等于多买了只无线电,蛮格算的。”


加块放大器,9寸电视变12寸


那时报纸上发表过一组四格漫画,用家喻户晓的电影片名来戏谑电视信号如何不稳定。有一幅屏幕上一爿漆黑,叫作“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有一幅屏幕上满是波纹,叫作“多瑙河之波”;还有一幅满屏飘舞雪花,被称为“林海雪原”;另有一幅屏幕上除了一条直线什么外也没有,叫做“看不见的战线”。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一到晚上只要电视剧播出,常常是万人空巷


这组漫画非常形象,对于有电视的人家来说,调整天线找信号是项必需具备的技能。


看1频道天线要向左一点,2频道要向右一点,3频道天线要拉长一点……再不行,手要一直捏牢。始终在调,不停问看的人:清爽了伐?清爽了伐?


尽管画质不佳,看电视依旧是那个年代人们趋之若鹜的事情。“每到晚上要看电视,好了,闹猛了。楼上楼下,隔壁邻居,同学朋友都要找借口来了。放《大西洋底来的人》,哦呦,屋里厢轧十几个人不稀奇。”郑自华还记得,1978年电视里重播徐玉兰、王文娟1962年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他的两个阿姨特意从虹口区提篮桥,赶到他位于杨浦区渭南路的家里观看。


由于9寸电视机实在太小,只有大约一本书那么大。为了看得更清楚,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电视放大器”,相当于一块架在电视机前的玻璃放大镜。


类似这样的一个物件,支架在上方,固定在电视机顶部


郑自华也买过一块,“从前面看,人物确实变大了。但是有个缺点,假使斜过来看,人就要变形了”。

上海人把图像放大后仍不满足,还想要把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的。那会儿市面上又出现一种涤纶片,通过三色原理制造出彩色效果。“但是画面滑稽到啥程度呢?看到后头往往会出现红头发、黄面孔、绿下巴。”

回想起那些发明创造,郑自华不禁莞尔:“不过这也说明阿拉上海人聪明,永远不满足,永远追求进步,对生活有一种高标准。”


“妈妈回来电视机一摸,就晓得我偷偷看过了”


上世纪80年代初,蔡静还是一名中学生,就读于上海育才中学。她家当时有一台12寸的三洋牌黑白电视机,是她爸爸用“贴花储蓄”存到的钱买的。



所谓“贴花”,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一种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几块钱一张贴花,按月份顺序贴在小本子上,年底贴满12张,再到银行取出来。


“存了好多年,加起来大约有500块的辰光,阿拉爸爸讲:‘钞票太多了,老吓人的’。”于是,全家决定把这笔巨款花掉,目标锁定在买电视上。当时弄堂里有家人家有一台苏州产的电视机,如果自家有了,就不用跑到人家屋里去看了!

听说曹家渡有一爿商店供应进口电视机,蔡静爸爸穿着中山装,把巨款分装在三个口袋里,从位于静安寺的家出发了。“一早上过去,排了整整两个钟头的队。买到的辰光阿拉爸爸老激动的,把它捧回来了。”


那个年代的人们兴冲冲往家搬电视机


这台用旋钮“搁频道”的电视机,在当时无疑是新鲜货。蔡静记得,暑假的时候住到浦东高桥的外婆家,把电视机也带去。“当时高桥属于乡下,伊拉看到觉得老稀奇的。”



在这台电视机上,蔡静看了美国科幻剧《大西洋底来的人》,日本连续剧《姿三四郎》、《排球女将》。“放《排球女将》的辰光,正好阿拉中国女排老风光的,连续拿冠军。所以阿拉女同学对这个电视剧欢喜得不得了,还会梳里厢的‘小鹿纯子头‘。”


父母平时对她看电视并没有太多限制,只有到放假的时候会关照她不要看太多。有次她趁父母不在偷偷看,结果被发现了。“阿拉妈妈老聪明的,一摸电视机发烫的,晓得肯定是看过了。”


把上海流行的四喇叭带到贵州


上世纪80年代初,郑娅奋的父亲被派到深圳工作,带回来一台当时特别紧俏的索尼四喇叭双卡收录机。



郑娅奋和丈夫李致用高兴极了。李致用戴着大耳机,以及因《大西洋底来的人》而流行起来的蛤蟆镜,在房间一角特意和四喇叭双卡收录机一起拍了照片留念,手上拿的是机器的英文说明书。

“照片上还有春雷牌收音机,飞跃牌14寸电视机,写字台下面是老式的喇叭箱,正好把当时比较时髦的元素集中在一道了。”郑娅奋说,“可以讲,这张照片反映了当时小青年在物质上的追求,因为刚刚改革开放,阿拉希望看到更多外头的东西。”


比较特殊的是,这对追求时尚的上海青年当时并不在上海生活,而是远在贵州遵义航天061基地支援大三线建设。那次是因为女儿出生才回来休假。



工作的厂里订阅了上海的报刊、杂志。他们早就在杂志上看到,原来上海的小青年流行拎着四喇叭走在马路上放音乐。这台跟上海流行同步的四喇叭被郑娅奋夫妇俩带到贵州;之后又跟着他们回到上海;如今仔细地包在紫红色丝绒布套里保存着。


除了娱乐之外,这台收录机还是维系家庭亲情的纽带。“阿拉女儿是在上海长大的。小孩不会写信,大人就把她讲的话录下来,托人带到贵州给阿拉听。阿拉再把自己讲的话录好,托人带回上海给小孩。这是阿拉老重要的一个通信工具。”郑娅奋说。


173立升的冰箱买回家成为“明星”


几乎同一时期,冰箱开始走进上海人家,当时比较流行的是双鹿牌100立升单门冰箱。易东保和郭杰峰夫妇也在考虑买一台。



这天,夫妻俩去南京路轧马路,在第一百货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一台广州生产的万宝牌冰箱,体积足有173立升,特别高大气派。两人顿时一眼相中。

可惜橱窗里是样品,店里已没有库存。易东保几乎天天下班跑去看,等了好几个月才终于买到。由于这台冰箱实在是大,送货的时候,工作人员忍不住问:“倷是单位里用啊?”“阿拉屋里厢用!”回答的时候,易东保不禁有几分得意。


1987年正从万宝冰箱厂的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万宝冰箱


这台庞然大物安置在26平米的前楼,显得派头十足。3岁的侄女站在冰箱前留影,人还没它高。“不单单是阿拉侄女,当时大家轮流立在冰箱前头拍照片,包括同事来阿拉屋里,也要拍照片。”回忆起当时大家争相留影的盛况,郭杰锋忍不住直笑。


大冰箱俨然成了家里的明星。夫妇俩这样向大家介绍:“买了这只冰箱,男的好吃冰啤了,女的好吃冰冻绿豆汤了,小孩好吃棒冰了。”

冰箱的到来不仅解决了储存剩菜的问题,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小乐趣。郭杰锋说:“格辰光上班路远,公交车一部部调过去要一个半钟头。我用冰格子做了赤豆冰块、绿豆冰块放到保温桶里,拎去上班,一路吃过去,吃到厂里觉得老开心的。”


夫妇俩还记得,这台冰箱的价格是812元,比市面上普通的单门冰箱差不多要贵一倍,相当于花掉了一年的工资收入。“不过蛮值得的。”郭杰峰说,“侬想啊,阿拉到现在讲起来还觉得老有劲的。”



(来源:东方网)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