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视频 | 霓虹灯下的最后守夜人——要做中国的霓虹皇后

下一站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昱

2022-02-09 12:00

说到霓虹灯,很多人都会想到香港。但是在香港学者郭斯恒的调研中发现,香港生产霓虹灯的光管公司,几乎都来自于上海。而在上海设计界常常提到的Art Deco(装饰主义风格),直接在香港就被定义为“上海风格”。所以当来自上海的字体研究与实践者、“上海活字”发起人厉致谦来到香港,被郭斯恒老师问到:“那你是上海的,你能给我们讲讲上海的霓虹灯历史或者光管公司历史吗?”的时候,他一瞬间无言以对。



回到上海后,厉致谦多方打听,发现虽然我们常说“霓虹灯下的上海”,但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的霓虹灯现在已经非常稀少,成品都鲜少看到,更不要说仍在生产的灯厂了。



那么上海的霓虹灯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它还存在吗?昨晚东方卫视播出的《下一站》中,厉致谦和节目组一起,开始了一次寻找最后的霓虹灯之旅。最终在浦东下沙,找到了一家仍然保留传统工艺的霓虹灯厂——东湖霓虹灯厂。节目中,老师傅亲手制作霓虹灯的过程,唤起了很多人对于20年前上海街头满是霓虹灯的记忆。



原来,霓虹灯,并不是泛指五颜六色的意思。霓虹来自于英文氖气neon的音译,又恰好和“霓虹”的中文含义相契合。真正的霓虹灯,只代表由玻璃管手工弯制,充入惰性气体发光的灯。透明的玻璃管充入氖气,就会发出红光;其它颜色灯光,多是充入氩气,利用灯光颜色来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


负责东湖霓虹灯厂的陈观、张少平夫妇,进入霓虹灯行业超过30年。现在陆家嘴地区唯一的大型户外霓虹灯招牌——中国海关,就是他们的作品。



在目前99%霓虹灯厂关闭,LED灯成为市场主流的情况下,陈观坦言,自己坚持下来,或多或少因为1992年媒体采访时的一句“戏言”:“当时报道霓虹灯很多,有记者就说,陈观,我希望你成为中国未来的霓虹皇后。为了这么一个希望,我坚持到了现在。”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她觉得,作为曾经代表上海繁荣的标志之一,上海霓虹曾拥有那么辉煌的年代,应该留下点什么。“我曾经去图书馆,去什么地方,都找不到霓虹灯的资料的。那么多辉煌,没有留下一个中国霓虹发展史,没有一个博物馆。我们从1926年第一块霓虹灯进来,到1927年我们上海自己能够生产第一块霓虹灯招牌,到现在为止95年。我非常想在2026年的时候,霓虹进上海100年的时候,写一篇《纪念上海霓虹一百年》。我希望这个时候还能看到霓虹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昱 实习编辑:张徐俊)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