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回眸 那些抵达内心的歌与人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舒曼
2018-11-20 22:03:11
1978年,中学生李广平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柔美的嗓音、动听的旋律带给他强烈的审美冲击,颠覆了他对歌曲的认知,并就此埋下了一颗种子。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93年。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好看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
1993年本是港台流行乐坛的天下,可一曲《小芳》横空出世,成为当年最火爆的单曲,也带动了城市民谣的流行。一个新事物一诞生就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人们不禁心生好奇,它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背后的操盘手究竟是何许人?
1993年,中国唱片广州公司的办公室里,已经成为音乐制作人的李广平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一个带着东北口音、自称是李春波的人,希望李广平能听听他做的一盒新磁带——《小芳》。
正是这通电话,让《小芳》在遭遇数家唱片公司的拒绝后,得以正式发行,并一炮而红,1993年也被媒体称为小芳年、李春波年。
在这之前,25岁的李春波已在音乐圈打拼了七年,他在广州友谊沙龙歌舞厅乐队里弹贝斯,闲时在狭小的合住宿舍里创作了大批歌曲。事业一直没什么起色的他,决定以一个特别的方式告别过去——把自己写的《小芳》录制出来,留作纪念。
而彼时的李广平刚加入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工作不久。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毕业后参与了不少流行音乐的填词与评论工作,日后,他填词的《你在他乡还好吗》还成为1994年度中国十大金曲奖。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时,李广平将《小芳》样带给发行部领导听过后,收到了意料之中的反对意见,他不死心,又找到企划部主任陈小奇,结果“如果有退货,一律由企划部承担”,就这样,《小芳》获得了“出生权”。
而这,远远不够。在广州这个“左有香港粤语歌曲狂轰滥炸、右有台湾人文歌曲萦绕耳边的独特的流行音乐三角洲”,《小芳》该如何突出重围?
李广平忽然想起保罗•西蒙和鲍勃•迪伦们的音乐,李春波歌曲的口语化特征与叙事性歌词,让他想到了‘城市民谣’这个词。”
于是,李广平决定以“城市民谣”为关键词做宣传,还破天荒地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而成功,也是必然之势,首发订货量只有3000盒的《小芳》不断加印,最终卖出了100多万盒,还不包括盗版。
那几年, 被称为“金童玉女”的毛宁、杨钰莹的出场费是5000—8000元,但最火的还得数李春波,他唱三四首歌,能有15000元,一年要演400多场。李春波自己也承认,“有一个演出我想推掉,就随口报了20万一场的价,没想到对方竟然一口答应了。”
李春波至今都感谢李广平当年的慧眼独具。
而李广平说,要感谢40年前的改革开放,他很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如今,他已是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歌词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秘书长,曾获得“1996年中国流行歌坛杰出音乐人成就奖”“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华语乐坛特别贡献奖”等专业奖项。
为了记录中国原创流行音乐的风雨历程,李广平写下了《抵达内心的歌谣》。书里既有作为普通听者的与流行音乐相伴相随的青春岁月追忆,也有作为词作者、制作人、乐评家的他关于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的专业书写。
通过他的倾情文字,还可以近距离了解到刘欢、王洛宾、梁弘志、罗大佑、周华健、汪峰、李春波、吴虹飞、吉克曲布、黄琦雯、周笔畅等著名音乐人的音乐往事。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李广平带着新书来到了上海。他说:“上海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中国唱片总公司旧址就在衡山路,对于音乐制作人来说,来上海,有一种仪式感。”
而上海,也以海纳百川的热情回报了李广平。虽然深秋的冷雨下个不停,但读者书店的沙龙区依然座无虚席,李广平和原上海广播电视台音乐编辑、著名乐评人徐冰、音乐制作人芮文斌等老朋友一同分享了40年来流行音乐的光荣与梦想。而让书友们喜出望外的是,其间,还穿插了一场精彩的现场演唱会。有“小邓丽君”美誉的李海音、著名歌手林宝、蒙古族歌手巴特尔、上海新民谣唱作歌手荷马先生、新生代歌手李思琳等纷纷献演。
有意思的是,热情参与互动的书友歌迷年龄跨度非常大,从00后到50后都有,这也再次印证了: 流行音乐属于青春,却超越青春,而那些抵达内心的歌谣更是历久弥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舒曼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