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世界不欢迎“新柏林墙”
时讯
新华社记者 任珂 张远
2019-11-10 13:20:28
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曾经,横亘在东西柏林间的这道高墙,不仅是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分界线,也是冷战中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分水岭。柏林墙的倒塌,也象征着冷战的结束。
然而,人们回顾这个历史时刻之时,更应该关注当下:一些无形或有形之墙,似乎正在被筑起。
从德国自身来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显而易见,且东部的发展似乎陷入某种停滞状态。如今,德国估值最高的500家公司中,只有7%的公司总部设在东部。换言之,东西德之间依然横亘着一堵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形之墙。正是由于这堵墙的存在,东西德民众的身份认同差异凸显。曾经属于东德的萨克森州,近一半的当地民众认为自己首先是东德人,然后才是德国人,这一比例远高于统一之时。
从欧洲大陆来说,柏林墙倒塌之后,欧洲一体化进入提速期,推动一批东欧国家在新世纪加入欧盟。然而,近年来,随着欧盟内部发展失衡,民生困境加剧,民粹思潮暗涌,社会“离心力”日益加大。
英国“脱欧”更是为逆欧洲一体化的大潮推波助澜,分明要在大不列颠与欧洲大陆之间竖起新的无形之墙。事实上,“脱欧”争议的实质焦点之一,就是爱尔兰与北爱尔兰的边境地带到底要不要“建墙”。
从全球格局看,以柏林墙为标志之一的冷战是全人类的不幸。国家间因意识形态分野而互相隔阂乃至剑拔弩张,屡次游走于热战边缘。冷战结束后,世界迎来全球化浪潮的新契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流。
然而,历史的演进从来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冷战结束30年后的今天,逆流依然汹涌,阴霾仍不断出现。一些势力和个人仍抱持冷战思维,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横加指责,推动“颜色革命”,企图遏制“非我族类”的国家崛起、发展。比如,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柏林发表演讲大肆攻击中国,其言论充满了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
冷战后曾一度快速发展的多边主义、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如今正遭遇逆风。国家至上主义抬头,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多边条约和机制遭遇挫折。单边主义倾向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越发明显,保护主义正在侵蚀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
正是在柏林墙倒塌那一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做出了“历史的终结”的著名推断。然而,这一推断如今看来是落空了。《日本时报》网站不久前刊文指出,30年过去了,旧的世界秩序似乎陷入混乱,许多民粹主义领导人拒绝全球共同体的概念,出于多方面原因,边境墙重新开始流行。
变革的时代更需要冷静的声音。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困难时,越需要携手合作。无论是当前全球化遇到的困境,还是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移民问题等全球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独立解决,也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
所幸的是,国际社会中呼吁打破藩篱、倡导多边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要拉手而不是松手,要拆墙而不是筑墙。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