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看书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历史比小说更好看

看书

看看新闻Knews作者 何婕

2016-12-04 10:26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封面


此书写了明朝的七位人物,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每个人物都值得大书特书,只不过政治人物身处庙堂,人们只见其权其势、其成其败,不知其苦其悲、其疯其狂,更不知他们何以为他们。当然历史人物离我们远达几百年,又不是拍纪录片,哪能还原出全貌,但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追索整理,重新梳理出一条脉络,用自己的眼光去解读这些人物,固然也是一家之言,但何尝不是一种观察视角。

作者说,他接近这些人物时,既不将他们当“神”,亦不将他们当“鬼”,他坚信他们不过是“人”。事实上,张宏杰的读史笔记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将这些历史人物、政治人物全部还原成普通人,将他们的种种情绪与历史脉络一一交叉定位,展现给大家看,这些面孔不再陌生遥远,尽管活在历史中,却仿佛离我们不远,是现代凡人。


朱元璋像


朱元璋是流离失所的农民,家破人亡后他在外流浪,而后从军、建功,最后成为开国皇帝。他既有圣贤之处,也有盗贼之性,他勤勉,却也残暴,他痛恨贪腐,但他的制度却让明朝贪腐成风,民不聊生。朱元璋幼时的贫寒与生活动荡给他一生带来了极严重的不安全感,贯穿始终,这是现代人的眼光,或许也可以解释几百年前的人。要用几句话构造人的一生,未免太过简单粗暴,然而有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人物的重要侧面。

人们皆知海瑞是清官,“海青天”是民间百姓对他的尊称,与之对应的是,海瑞还有极端的一面,这两面并非如硬币两面那么绝对,反而是神奇地存在于海瑞身上,细究之下,居然很不矛盾。因为海瑞对官员、同僚的刻薄,来自他对正统的追随,他的不知拐弯,与他的理想主义也是师出同门。作者写海瑞,写他的性格,写他的政治命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他的被任用以及被贬谪都是时势使然。“海瑞是透明的,然而他的姿势太单调,因而缺乏美感”,与很多将单纯当成通行证,实则左右逢源的人相比,海瑞倒是更为真实,只是他的坚持正统到了横冲直撞的地步,终于不见容于官场。他对别人苛刻,对自己以及家人也非常刻薄,由于对自己要求太高,他很难让自己高兴,由于对别人要求也太高,他当然也很难让别人高兴。

用现代眼光去看这个人,是不是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一点?这些已经消失在历史空间里的面孔,是不是仿佛“活”了起来?



有明一朝,自农民起义始,至农民起义终,中间各种诛杀、争斗、令人瞠目结舌、头皮发麻。如张献忠,所谓农民起义,却在四川造成了破坏性的杀戮,杀人之多,直接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农业后续发展,使得此地元气大伤,据说到康熙年间,四川全省只剩9万多人。他如此嗜杀的原因何在?作者援引弗洛姆在《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的话,“他们不仅恨他们的敌人,他们也恨生命”、“对于任何或者的人,活的东西,他完全感觉不到关联和共鸣”,作者说,张献忠就是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样的分析,也有助于理解之前的疑问,一个人如此嗜杀,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

大明王朝的故事太多,每张面孔都是一段历史。吴三桂引兵入关,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用现代语言说,这是怎样的“心路历程”?魏忠贤挥刀自宫,为谋生路,却谋成了“九千九百岁”,其兴其衰,具体又如何?作者说,这两位的性格大约都有点外向型多血质,精力充沛。而相比之下,海瑞大约是强迫-强制性人格,他没有朋友,没有业余爱好,生活难有乐趣。

作者的观点与解读并不完全新鲜,比如关于海瑞,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就有对海瑞的生动描写,明朝的其他历史人物,也都有专门的传记,如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等,关于明朝历史的其他解读作品,也有许多,但作者对于他笔下的人物,构画得更为细致,更平民化,有故事、有细节、有情绪与性格描写,这大概更接近于现代人的理解模式,这也是这些作品有价值的地方,让历史不再面目可憎。如果因为读了这些作品而对历史产生兴趣,完全也可以去“历史的旧仓库”寻找自己喜欢的珍品,当然,基本史实不能涂抹,但我们的观察方式与角度,确实可以不同。“

“无论如何,这一派风景已经在历史上写下,能否观赏要看我们的悟性”。

(看看新闻Knews作者:何婕 编辑:胡琰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