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视频 | 家国70载丨气象三代人 呵护城市阴晴冷暖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亦敏 瞿轶羿

2019-09-25 07:45

“气象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平常百姓生活中,气象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


在上海,就有这样一个“气象之家”,一家三代坚守上海气象测报,风雨无阻,他们也见证了这70年上海气象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气象科技蓬勃发展的全部历史。



父亲姚云祥:守护新中国气象事业


自1872年法国传教士高龙鞶在上海徐家汇创建观象台、并在观测日志上记下第一笔记录开始,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和平发展,上海的气象观测在这近150年里从未中断过。


姚云祥,就是从徐家汇观象台走出来的第一批中国气象人。1912年4月,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靠着亲友的接济念了六年书。1930年,在松江天主教神父徐川生推荐下,刚满16岁的姚云祥独自前往徐家汇观象台,跟随著名的意大利籍气象专家龙相齐神父学习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知识。


当时,徐家汇观象台的气象书籍多为法文所著,姚云祥克服困难,自学了法语。很难想象,在今天极为普通的天气预报,在那时却只能由外国人发布。


姚德君说,“父亲当时在那边学的时候,都是外国人,他说我一定要长中国人的志气,要学会,我们中国人也能掌握气象知识。”


1949年4月底,曾有一位中共地下党员找到姚云祥,要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保护好外滩信号台,让它毫发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上海解放前夕,姚云祥成为外滩信号塔唯一坚守的员工。他连续值守一个多月,冒着被敌机轰炸和被特务破坏的危险,看护仪器、设备,抢救保存各种气象数据,直到1949年5月31日信号塔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上海解放后,姚云祥为接管气象台的解放军战士授课,手把手地教绘制气象图,传授气象知识,还热心教战士学外语。当年7月25日,他带领团队,充分利用保存下来的气象资料,对强台风作出了准确预报,使海上船只无一损失,得到陈毅市长的高度赞扬。


1950年3月,姚云祥被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任命为上海气象台预报组组长,期间荣获三等功。1953年,他受命带队去龙华机场组建民航气象台,负责上海至北京、重庆、广州等航线的航空气象预报任务,由于成绩突出,又被授予三等功。




女儿姚德君:30年 唯有“认真”两字


受姚云祥的影响,女儿姚德君也走上了气象观测之路。姚德君说,她现在还会常常做梦,梦见自己漏报了数据,梦见自己找不到气象记录纸,然后就醒了。


作为家里的第二代气象人,姚德君从1979年进入金山气象局工作到2009年退休,从事地面观测30年,中国气象局曾多次授予她“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表彰她在测报工作中“连续250班无错情”。




这样的严谨和认真,并非在一朝一夕。父亲姚云祥退休前在金山气象局任职,当时家中子女可以接替父亲的工作,姚德君的年龄正合适,成为父亲气象工作的“接班人”。


姚德君说,她刚进金山气象站的时候,父亲还没有退休。第一次做气象月报她遇到了一个难题:一张风的统计表里数据总是差了0.1,怎么演算都找不到原因。“正好到吃饭的时间了,同事叫我快吃饭去,我刚想走,他不让我去,他说你给我好好查一查,把它改正过来,在气象记录上,绝对不能差0.1,小数点都不能差。终于查到原因后,他跟我说你看到吗,只要认真,一定会做得好的。这一次教训,给我印象真的很深。”


从此,“认真”成为姚德君的工作准则,这也是姚云祥传给她的宝贵财富。为了保证气象数据的完整性,在工作的30年中,姚德君从来都是风雨无阻,甚至曾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外出观测。


“到了傍晚的时候,四面打雷,四处那个雷是着地的,电一闪一闪,一波跟着一波,值班就一个人,那个时候我真的紧张,怎么办,怎么办,哪有怎么办,必须出去,你不能让数据漏报,观测场就是战场,你死也要死在观测场上,我前前后后一个人,脑子理清楚,该做什么观测好回来,规定时间,一字不差3分钟,规定时间内全部发出。”姚德君说,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几年了,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女儿能这样做,一定会为她骄傲。



外孙女胡艳:接棒外公和母亲,成为新时代的气象人


这张5岁的胡艳照片背后,外公姚云祥用工整的笔迹写道:“胡艳,长大成为有用之材,成为国家模范。”



姚云祥去世已经25年了,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气象事业开始的原点,如今是外孙女胡艳工作的地方。


2006年,胡艳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毕业,随后就进入了闵行气象局工作,2年前,她被调入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开始从事城市气象研究。


而这颗气象的种子,胡艳说,是在金山朱泾镇那个简陋的气象站里埋下的。


当年,气象站往往设在偏僻的地方,姚德君自己一个人带着女儿,骑着二八大杠,将3、4岁的女儿放在自行车前杠上,买豆腐排队,旁人说,这么小的小孩就不要带出来了。天刚亮,5点钟左右,那个时候还有豆腐票,“家里没人带啊,只好带出来,自己买菜自己烧饭,观测值班,都是一个人。”



晚上姚德君一个人出去观测,胡艳就在楼上值班室,姚德君回忆,“我正忙着记录,突然听到,妈妈,你在干什么?我说我在观测,我观测完再和你说,观测的时候很紧张,因为3分钟内,观测的数据要通过电报发出去。天气观测有100个电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云啊,能见度啊, 58460,是金山的编码,所有的电码发出去之前,都会报58460。”


这个金山的发报编码“58460”,就像是一个密码,锁在了胡艳的心中。胡艳说,“从外公到母亲,这就是我们家的气象事业“家庭接力棒”,历经70年,每一代人都在尽力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在胡艳心中,外公和妈妈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为自己的气象人生航程,点亮了一盏又一盏的指路明灯。



这些年来,上海气象科技迅猛发展——卫星、雷达、自动仪器,这些先进装备的加入,织就了一张科技观测气象的大网,这些已远非当年姚云祥时代的人眼观测所能比。一家三代人的气象事业,在不同的年代追逐不同的梦,唯不变的,是他们对气象共同的热爱和执着。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亦敏 瞿轶羿 编辑:朱佳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