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视频 | 消防员牺牲7年后 母亲被一群年轻人簇拥着过生日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赖瑗 楚华

2022-01-05 22:46

2021年清明前夕,烈士孙络络的母亲金清玲专程从武汉赶到上海。在上海松江,一座新的消防英烈纪念园落成了。在这里,42位牺牲消防员的名字,被刻在一块块石碑上,供市民瞻仰和缅怀。



对金清玲而言,上海不啻她的伤心地。儿子孙络络牺牲的那一年,尚未满20岁。


2014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五,上午10点52分,位于上海西北角的罗店消防中队被急促的火警铃声激活,消防员们旋即奔向火场。


民间“迎财神”的鞭炮火星,溅入了上海宝山区民科路的一处厂房。仓库内存有大量的纸质原料和成品,火光四起。


罗店中队作为第一到场力量,迅速在起火建筑东西两侧靠南处设置分水阵地,用5支水枪分别堵截火势向东侧和西侧厂房蔓延。当天,陆晨和孙络络都在1号车上,是主战力量,孙络络是“头枪手”,陆晨是1号车班长。


经过现场300多名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近两个小时后,明火基本被扑灭。


然而就在消防队员进入火场内部,确认是否有复燃点时,厂房数十吨的横梁、楼板和砖墙,突然倒塌,陆晨和孙络络不幸遇难。



那年,陆晨23岁,孙络络19岁。两名消防员,在火场救援一线,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场火灾,也彻底改变了两个家庭的生活轨迹。


孙络络的母亲:闻一闻军帽,儿子的味道一直都在


2012年12月,孙络络入伍,从家乡武汉来到上海。儿子牺牲时,妈妈金清玲40岁,她说自己后半生的人生“像断了线的风筝”。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孙络络九岁时,金清玲和前夫离婚。金清玲独自抚养儿子孙络络长大,母子二人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当噩耗袭来时,她瞬间被击倒了。


最开始的几年,她完全不能接受,头发白了,身体状况很差。从卧室到客厅只有几米的距离,她也很难起床走过去。最严重的时候,她吃了两年抗抑郁药物。


金清玲无数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最后一丝理智告诉她,她也为人子女,父母尚在,儿子是为国家牺牲的,如果她选择离开,对家人和自己的父母打击一样会很大。


时间过去近八年,她努力走出伤痛。


在外人眼里,她活得潇洒,有体面的收入,有不错的生活,性格足够符合武汉人的特质,说话声音大,跟朋友之间的聊天,总是看上去像吵架,开朗爽直。她喜欢张罗,吃饭总要有三五亲朋好友才完整,朋友多,大家族里的亲戚也多。如果你在不同场合遇到她,一定很容易就会关注到她。


但讲到儿子生前的故事,她依然情难自禁。


儿子在部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是通过电话和书信保持联络的。母子最后一次见面是2013年国庆,金清玲去看望在上海服役快一年的孙络络。那个叛逆调皮的17岁男孩,正悄然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会叮嘱妈妈开车注意安全,因为在救援撞车事故的时候,看到的惨状让他触目惊心。在救援现场,他会冲在最前面把随时会爆炸的煤气罐抱出来,因为里面困了近二十人,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是这依然非常危险。在灭火现场,实在太渴太累时,他们就直接灌着喝水枪里的水,顾不上是否干净。


起初,对于消防员这份职业需要面临的危险和辛苦,金清玲感受得并不真切。她只是希望部队的历练,可以让儿子遇事沉着冷静,以后走入社会也能有一身正气。


如今在家里,金清玲留下了一片独属于儿子的角落。进入孙络络的卧室,一切依然保持着原状,小时候的字典,看过的漫画,用过的书本,做过的笔记,部队里带回家的物件……只要想儿子了,她就拿出孙络络的军帽来闻一闻,上面依稀还残留着儿子的味道。



如果有不知情的人问起孩子的近况,她会说儿子已经二十多岁了,还在服役,至于有没有结婚,那都是他自己的事,她不催不问。其实心里的难过,很难用语言形容。唯一的儿子是烈士,她说不出口。


最开始,她也想过再生一个孩子,做过很多尝试,但没有结果。今年她47岁了,几乎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作为“失独妈妈”,她也担心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每当思绪陷入死胡同时,她只能用“总归自己现在还年轻,还健康”来安慰自己。


2021年的春节,金清玲回孝感老家过年,探望年过八旬的父母。大年初五,她又一个人开车回武汉,准备好一束花,一些孙络络爱吃的东西,去九峰烈士陵园。活得要有精气神,金清玲相信,孙络络在天上,每天都看得到妈妈,他一定希望妈妈此后的人生,开心圆满。



2021年清明前夕,和络络生前的战友们一起从纪念园回到消防队后,金清玲过了一个此生难忘的生日。尽管自己的孩子走了,但是在孩子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她被众人簇拥着,一声声“妈妈”让她倍感欣慰。


陆晨妈妈:大年初三留下了唯一一张全家福


烈士,是一个沉甸甸的词。它意味着保卫祖国、忠肝义胆、流芳后世,他们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但是当这个词投射到每一个具体的家庭身上时,家人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消解诀别所带来的遗憾。


孙络络妈妈遗憾的是,儿子在牺牲前两天还给她打电话说,因为自己在部队表现非常优秀,班长保证,等保障完春节期间的安全,就可以申请回乡探亲,最快正月初八就可以准假。但是儿子倒在了大年初五的那场火灾里,再也没能回家。


陆晨妈妈陈娟遗憾的是,儿子最开始在青浦新兵营的时候,那么苦那么累,自己为什么没有多去看望他几次呢?这个男孩身高一米八八,健壮魁梧,但他到底是个孩子。



陆晨的父亲陆永涛是个有着30年警龄的老民警,在崇明县公安局长兴派出所工作。陆晨是家中的小儿子,他羡慕穿警服的爸爸,从小就希望自己以后能考取警校。后来,他当兵入伍,磨练意志,锻炼体能,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警察梦”。


陆晨最后一次和家人见面,是那一年的正月初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哥大嫂,还有九个月大的侄女,一起去部队看他,拍下了一张珍贵的也是唯一的一张全家照。妈妈陈娟后来回忆,那天临走的时候,陆晨在门口目送了他们很久很久。从此就是诀别。


离家是少年,归来是英雄。年轻的生命在烈火中永生,而我们也总会记住这些闪光的名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赖瑗 楚华 编辑:老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