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视频 | 用生命搏来的出血热疫苗 孙柱臣:40年终于攻克

看现场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12-19 15:23

尽管孙柱臣荣获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多个第一,但心底的出血热情结从未消失。这一切源于1966年一次陕西疫情调查,当时疫情的景象让他颇为震撼。1978年,国家下达了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的任务,他是领头人。

从大学到现在,前期工作已经做了不少,孙柱臣激情澎湃,信心满满。那时,这一课题在世界上还是空白。后来,终于从带毒老鼠身上成功分离出两个野毒株,而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不幸的是,在分离毒株时,他的手指被黑线鼠咬了一口。”三痛三红”症状很快出现,他预感到,自己被感染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他就休克了。医院派了最好的大夫,用了当时最好的增压药抢救,这才与死神擦肩而过。出院时,孙柱臣全身都脱了一层皮,大夫让他休息3个月,可十天不到,他又一头扎进了实验中。1992年底,孙柱臣主持研制的流行性出血热亚单位疫苗,终于通过国家评审,获得生产文号。拿到成果鉴定书,64岁的他热泪盈眶,感慨万千:“40年啊!40年啊!”

古稀之年,孙柱臣依然不断探索,他还想改进疫苗,把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可是身体长期透支,他的肺心病日益加重。1998年2月,从北京领奖回来仅仅两个月,他就永远告别了奉献一生的疫苗事业。


(素材来源:《读书》   编辑:马婷)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