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

视频 | 托举卫星的“风云人”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王毅 查家旻

2018-06-10 19:29

卫星对我们来说可谓是熟悉又陌生,我们惊羡于它发射升空时的壮美,却很少了解在它的背后有多少人凝结了心血汗水。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通讯导航,到天气预报,无一不因有卫星而得以实现。



今天(6月10日),风云二号H星正式开机工作,作为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收官之作,H星加入后,我国对台风、每日实时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



其实,风云二号系列卫星,到目前已历经三批产品,它不断实现跨越发展,离不开上海技物所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坚守了三十余年的"拓荒"。现在我们就来走进卫星背后这支团队。



每半小时一副地球圆盘图、6分钟一次灾害性天气加密观测、地表温度测量精度达0.5度。风云二号H星所拥有的这些世界领先性能,都来自于多通道扫描辐射计,这是卫星的核心载荷,它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制完成。



在这支团队,最年轻的成员才刚满30岁,而领军人陈桂林院士已经77岁。说起为什么要自主研制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陈院士说,是为了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静轨气象卫星能悬浮在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对地球上台风、冰雹、暴雨、雷电等突发性天气变化进行实时观测和预报,此前只有欧美和日本拥有。



陈桂林院士介绍说,有一次长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掌握接下来的降雨情况至关重要。但由于当时我们没有卫星,向其他国家求助时,人家一般就会以“我的卫星坏掉了“为由拒绝。而且由于国外的卫星确实主要服务本国,所以很难涵盖到我国的各个角落,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成了陈院士团队迫在眉睫的任务。


就这样,"风云人"开始了追赶之旅。1984年风云二号卫星正式立项,最初七年,陈院士带领团队全年无休地扎根在实验室,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一度视网膜脱落,现在右眼的实力还不到零点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努力,风云二号第一颗卫星研制成功。不料发射前一天,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厂房测试的卫星突然爆炸起火,造成5名科研人员重伤,卫星也付之一炬。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王金凤当时伤势就较为严重。他回忆说,“嘭“地一声巨响后,他就倒地了,飞出有三到五米这么远,无法动弹。随后他在北京住院住了50多天,喉咙、上呼吸道粘膜都烧坏了。但当时年轻不服输,还是顶着伤痛一头扎进了卫星研究里。 


这次意外,让团队顶住压力从头来。不过有了之前的技术积累,三年后,风云人又研制出了新卫星,1997年终于发射升空。



这颗卫星是在香港回归前一个礼拜开机的,看到它在36800公里第一次获得的这幅地球圆盘的图像,所有人都激动不已。在所有能从这么远的地方看到地球的国家中,我国排在了第三。这幅图像也是我国第一次收获距离地球这么远的图像。



此后,随着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风云卫星研制团队也日益兵强马壮。2004年,他们对02批C星的辐射计完成了重大技术改进,新增森林草原火灾、大雾和沙尘暴天气的观测能力。在三年多时间里,C星监测到了72个台风,其中 23个登陆我国的台风无一遗漏,此外它还为亚太地区提供气象信息,服务覆盖全球超过一半人口。


可以说,风云二号不仅仅是打造了一代产品,更是教育了培养了一代甚至两代人。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且不少卫星性能处于世界最前列。凭借不服输的科研精神,几代"风云人"终于将我国卫星研制技术从跟跑、并跑,推向了世界领跑地位。



一代代科研人,在一片片荒原上开垦,将我们自己的卫星技术,推上了世界前沿地位。这背后,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一脉相承的执着与精神,不服输、不放弃、不断创新探索,而因他们的艰苦付出受益的我们,理应向他们致敬。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王毅 查家旻 编辑:曾小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