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炒掉物业搞“自治” 这个小区变得更好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政

2017-11-21 15:22:38

小区的日常管理,涉及垃圾清扫、门禁安防、日常维修、绿化养护等方方面面琐碎的工作,通常都是依靠聘请物业来完成的。如果没有物业公司,全靠小区业主自己管,有没有可能呢?日前,静安区的延平小区就大胆做了一次尝试。


今天在延平小区当班接报修电话的,是住在16号楼的李素英。挂了电话,她叫来住在27号楼的周洪新师傅,三下五除二,修好了灯。



其实李素英不是物业管理员,周洪新也不是物业维修工。因为延平小区根本就没有物业,一切日常管理,全部依靠小区自主成立的"自治家园工作室"7人小组操持。


锦灏居委会主任屠洁向记者介绍:业主大会由小区所有居民投票同意,建立了延平小区自治家园工作室,当时我们的投票率达到了92.5%,七个自治家园工作人员轮岗上班,24小时为居民服务。



延平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只有500户居民,是典型的"微型小区"。之前小区一直和另一个大型老小区,归口一家物业公司管理。而物业公司并不尽心,小区管理问题重重。业主们也想过更换物业,但因小区规模小,无人肯接盘。于是,今年6月,小区业委会横下心来,决定自己干。

每平方1角8分钱的物业费,加上一笔停车管理费,就是小区管理的全部资金来源。这就要求自治工作室得想方设法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口上。

于是,原本做过装潢的周洪新师傅被当作人才挖掘了出来,成了小区的"专职维修工",有一单算一单,按件计费,这可要比长期请一支维修队伍便宜多了。而周师傅就住在小区里,响应速度比原先快多了。



小区保安 是从隔壁小区退下来的,工资相对便宜;绿化养护工是从商品房小区"挖"来做兼职的,一个月800元;"自治家园工作室"的7名成员更是无偿服务,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开源节流。

如今,小区的自治管理机制逐渐成熟,每个月属地派出所、业委会、居委会、自治工作室成员还会专门召开例会,有兴趣的居民也可以去参与,给小区管理支招。

四个月"自治"下来,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大伙都很满意。

"自治"还让邻里氛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少居民主动当起了志愿者。



每天中午,退休在家的费亚芳和郑小苹,都会做好可口的饭菜,端给隔壁楼 83岁的林阿婆。

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厉蕾介绍说:延平小区通过居民自治,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仅仅破解了微型社区的物业管理难题,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人人参与、互相关爱的有温度的社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施政 编辑:佳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