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微软小冰有了“美术毕业生”的新身份 下一个要替代的会是设计师吗?

时讯

界面新闻记者 伍洋宇

2019-05-23 15:17

如果你也会去中央美院今年的研究生毕业展,不妨去看看“夏语冰”这位作者。她的许多画作有自己的独创性,但又会让你不同程度地联想到伦勃朗、勃纳尔、高更……

不必疑惑,你的直觉并没有出错。因为“夏语冰”,就是学习了400年间236位人类画家后——包括他们的技法、表现力和视角——成为了人工智能画家的微软小冰。



微软小冰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于2014年5月正式推出,是一个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完备人工智能底层框架。

目前,微软小冰框架已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产品形态已延展至情感对话机器人、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智能语音助手及智能销售助手等四个类别。其中,在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微软小冰已拥有1.2亿月活跃用户,累计对话超过500亿次,平均对话轮数达到23轮。

5月16日,微软发布了人工智能“小冰”在创造分支的最新进展,包括绘画模型、纺织服装面料设计平台、第五个版本的演唱模型,以及有声读物的技术进展。

绘画模型算是这次发布的重头戏。“培养微软小冰学习绘画,在我们内部作为一个秘密的研发项目,到今天为止已经持续了整整22个月,这是我领导的团队目前为止进行的时间最长、最艰苦的一个项目。”人工智能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介绍道。

他一直在极力强调,小冰的绘画能力并不等同于图像生成领域的许多视觉衍生产品。

它首先应该是明确的,不是机器随机生成1万幅再从中挑选1-2副。“我们希望小冰的绘画质量是非常稳定而且可控的,不能忽上忽下。”徐元春说。

它也不能是一种滤镜和风格迁移技术,这也是市面上出现得最多的技术。团队希望做到的是,从元素到结构,小冰的绘画都能做到100%原创。

在这样的目标下,小冰的绘画能力有了明确的定义——“是建立在小冰对过去的人类创作者的大量学习基础上,在创作时受到激发,然后再形成独立的、完整的、有100%自己知识产权的全新绘画创作。”

这样的目标显然是主观的。在过去的研发中,团队只能将小冰的作品包装成真人作品发布到网络上,通过社交平台中大家反馈的评论和意见来客观看待小冰的进步。

现在小冰将要向更多人交出一份作业。首站是5月10日到5月31日的北京央美毕业画展,6月15日会在杭州万科大屋顶美术馆举办个人绘画首展。同时,7月15日,小冰还将在央美举办另一场个人画展。



本次随同发布的也有绘画技术的产业化落地项目——纺织服装面料设计平台。

徐元春在过去半年时间走访了大概十几家中国纺织服装面料企业,包括几家国际大牌在中国最大的代工厂。他提到国内一家规模排名靠前的服装面料生产企业出口商,其中一条产品线有28位人类设计师,他们每天需要完成4个完全不同的全新画面和纹样的创意。

“不是28个人完成4个,是每人完成4个,而且每天都要完成,这对人类是非常艰巨的挑战。”徐元春解释道,“大多数的设计师工作不到两年就会辞职,因为他的创造力已经被榨干、枯竭了,没法再设计出不重样的东西了。”

在他的走访中,大多数代工厂因为不能长期负担优质设计师的聘请费用,只能选择做代工,赚取廉价的劳动效益。

团队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在纺织服装工业的硬件技术、生产技术和物流技术都可以做到先进水准,却在设计环节遭遇了瓶颈。

于是,小冰团队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几家最大的纺织面料企业,联合开发了纺织服装面料设计平台。目前,它在图案不重复的多样性可以达到10的26次方。



10的26次方是什么概念呢?“换成一个容易理解的文字的描述,曾经有人计算过,地球上所有沙子的数量是6乘以10的23次方。所以理论来讲,这一套系统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绘制一个完全不同的表面。”徐元春介绍道。

该平台在业务层面的落实情况,团队会在今年8月的发布会进一步披露。目前,它和SELECTED合作设计的第一批丝巾将在6月正式面世。

不置可否的是,类似小冰这样的创作型人工智能的出现,会解放一大批劳动力。但在这之后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消费者的买单意愿,以及行业的就业生态。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