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3″

视频 | 这个秘密基地 地图上找不到 只有代号“221”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9-09-27 11:22:31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广播电视展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以对时代变迁的忠实记录,留下极富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SMG番茄酱”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本篇为系列报道第六篇。


在中华大地上,曾藏着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


它没有名字,只有一串代号,快递送不到,地图找不到,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住在这里的人个个身怀绝技,但没人知道他们是谁?来自哪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片“荒野之地”,竟成了中国最绝密,也最荣耀的地方。


它,就是221基地。


究竟,这里的人们都做了什么?这个地方,为何被人隐藏,这里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献完青春献终身


位于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的原子城,是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上世纪60年代,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来到这里研制战略核武器,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便在这里研制成功。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银滩”这个地名就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代号221。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代号221》,正是讲述自1958年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核工业人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上“干惊天动地事,作隐姓瞒名人”的那段重要历史。



“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历史上,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应该被铭记。”该片总导演、纪录片中心的李晓说,这部纪录片被定位为“记录和讴歌中国核工业的平凡英雄”,挖掘大历史、大背景下的感人细节。


当年,在221厂上班的夫妻,因为保密原则,相互不知道自已的另一半所从事的职业,在哪个分厂上班,不能问不能打听;当年,221人写信给家里人,回邮地址也不是221厂的地址,只能是一个代号——青海省西宁市221信箱;当年,很多人白天上班,晚上拿着锄头、铁锹、牛毛毡造房子,一旦刮起风沙来,帐篷也挡不住,尽管有火墙,仍然寒冷刺骨。



由于金银滩的建设异常艰苦,为适应高原气候条件,基地警卫人员主要从本地招收入伍。出于保密原因,军车拉着新兵在草原上兜了三天三夜。很多士兵退伍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就在家乡当兵!


221人因为职业的特殊,曾经一度保持沉默,就像草原的星空一样,隐没在寂静的黑夜中,但把他们汇集起来,就是璀璨的银河。


前仆后继人犹在


与其他纪录片口述历史的方式不同,《代号221》创新性地采取了“重返历史现场”的讲述方式,“贯穿纪录片始终的理念是见物、见人、见精神。”李晓透露,近20位平均年龄85岁,加起来足有1500岁的老人,受邀重返海拔3200多米的青藏高原,实地讲述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为了这次拍摄,有位生活在北京的老人,专门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昆明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还有位即将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的老人,瞒着摄制组把手术推迟了。



“说实话,最大的困难其实是老人的安全问题。”高原风大,严重缺氧,一天内的温度能从正午时分的20来度瞬间降至冰点,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又下起冰雹是常有的事儿,“我们的高原反应都很严重,鼻孔里因为莫名其妙的鼻血经常塞着两根‘象牙’,更别提老人们了。”李晓说,不少老人都是一边吸氧一边接受采访,老人们步履蹒跚,有时候在风中站不稳,却依旧坚持拍摄。



其中前期采访的杨海虎老人在开拍前因病离世,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让李晓团队感到此次拍摄的责任重大,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老人们的安全和身体,摄制组进行了大量的前采和试拍,分为A、B两组,自己做替身,每一个场景,老人的动作、活动的区域,都提前反复演示、带机彩排,以求找到最佳路径,“争取让老人一条过,真的不能折腾他们了。”




这样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把亲历者嵌入真实的环境,用情节、情感让观众真正融入历史,才使《代号221》形成硬朗工业化基调下的温情氛围,形成直指人心的精神力量,用李晓的话来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筚路蓝缕铸丹心


李晓说,如何讲好“主旋律”、讲活“主旋律”,是作为一名职业纪录片工作者应有的使命。


对李晓而言,比好选题更重要的是好方法,面对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他不想只是单纯地重复过去单线叙事的模式,而是渴望探索一种新的历史纪录片拍摄的模式,把过去正在进行时和现在进行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于是,便催生出了让221亲历者“重返历史现场”的讲述方式,而这,也是纪录片中心成立以后所期待看到的创新与改变。


“我们这个团队的很多人,过去都做过历史片,最初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用我们最驾轻就熟的方法,拿出了一份4万多字的三集文本。”李晓戏称这一步为“洗”。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做“剪”法,背景精炼概括,但每个人的故事必须相对完整,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讲述者,更是亲历者,哪怕只出来1分钟,但起承转合、情感脉络都要有,“他们是一个个有名有姓的人,要把每个人立体化、完整化。”这是李晓的坚持。



可以说,李晓团队的尝试是成功的,当近20位耄耋老人亲历现场,时间与空间有机连接与交错,折射出的是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也会不断裂变,随着时代一直延续下去,为筑梦中国绽放自己的磅礴力量。


纪录片《代号221》将于今晚(9月27日)在东方卫视首播,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同步播出,CCTV-9、青海卫视跟播,同时也将于各互联网平台同步播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