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视频 | 救助站里的小团圆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柳依  屠佳运  徐进  李书馨

2019-09-26 18:04:08

在上海救助管理机构内,常常会上演被救助人员与家人团聚的动容画面。其中不少人虽然表达能力差,提供的有效信息少,但在救助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最终依然寻亲成功。一次次的团聚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是上周四中午发生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幕。街头流浪人员老刘来这里不到一天,就见到了从长沙老家赶来的亲人,团圆一刻,全家人喜极而泣。

前一天下午四点,属地管理人员发现了在街头流浪的老刘,于是把他送到了救助站安顿。



老刘有轻微智力障碍,说话常常上句不对下句。在以前,要帮这样的救助对象找到亲人,难度可想而知。不过,现在有了跨省联动机制,信息通过全国救助管理信息平台,就能被发往各个寻人网站,自动比对。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尹立骏介绍,如果救助对象还是没有找到家人的话,工作人员将根据工作程序,利用大数据找线索,发送一个寻亲信息。

半小时后,某网站的寻人组就传来好消息,已经联系上老刘的家人,他们曾在网站登记过寻亲信息,此刻已经赶往上海。



老刘媳妇陆女士找到了是失联的老刘,内心十分激动。“非常开心!都不知道怎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今年以来,这样的团圆场面在市救助站屡屡上演。在参与甄别寻亲服务的903人次中,查实身份信息或联系到亲属的有899人次,寻亲成功率达到99.6%。当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帮助他们回家,难度依然不小。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康清萍表示,科学技术的纳入对于一些不能开口讲话,没有办过身份登记的这些人员来说 是很难查实他的身份,遇到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还是要运用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



市救助站有一个甄别工作室,通过寻找蛛丝马迹,来帮助信息几乎空白的滞留人员找到回家之路。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有的能听懂天南海北口音,有的对各地村镇非常熟悉,还有的能与聋哑救助对象交流。

这位受助人员不会听读写,也没有学过标准手语,连名字救助站都无从得知,只能暂称她为代号530。依靠甄别方法,站里锁定她的老家在广西一带,于是带她前往实地寻亲。

寻亲甄别青年突击队队长祁巍介绍,路途中要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再徒步几个小时的山路,赶到那里,最终发现那家并不是她的家,530她回家的意愿很强烈,每次说到家眼眶都会有点红。



在救助管理二站,像这样信息空白的长期滞留人员有644人,其中半数以上滞留都超过10年,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者占比近六成,不过站里仍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心理治疗和生活技能培训。

救助二站党务干事团支部书记姜骊嘉表示,让救助对象能够想起以前家里生活的点滴,才能帮助工作人员能够找到更多的线索,去帮他们找到家。

今年8月,市救助站又与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联手,在一个月里帮助42名长期滞留人员获得身份信息,其中27人成功回家。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社会工作科科长唐怀斌表示,看到救助对象能够与亲人团聚,心中有一种非常大的满足感。

寻亲甄别青年突击队队长祁巍感叹,只要能帮受助人员找到家,能帮他们圆梦,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帮助,再加上救助工作人员的用心,10年来,已经有360余名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成功找到了家,近年来,上海救助管理机构的寻亲甄别率逐年上升,帮助找不到回家路的人们,早日重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柳依 屠佳运 徐进 李书馨  实习编辑:李珂)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