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里约日记|里约奥运的中国制造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何晓

2016-08-12 08:23


中国健儿在奥运赛场摘金夺银,来自中国的企业也在为里约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赛场内外,大量“中国制造”广受好评。来看今天(8月12日)的奥运日记。



里约地铁4号线连接着里约市中心和奥林匹克公园,是里约奥运会的一条生命线。在这条线路上运行的列车全部都是中国制造。



一早,看看新闻网记者便搭上了这趟开往奥林匹克公园的列车。宽敞明亮的车厢,大方淡雅的色调,舒适的温度,快速高效的运行,这些中国制造的列车让搭乘4号线的乘客们交口称赞。“列车很漂亮,运行得很平稳,看上去效率也很高,并且座位也很舒服!”



里约地铁4号线是本届奥运会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长16公里。整条线路上运行着15列中国制造的轨道列车。奥运会开幕以来,每天运送的乘客超过30万人次。为确保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专程从中国赶来的维保人员每天都会不断在列车上巡视检查空调、灯光、显示屏等是否出现问题。



中车城轨售后服务部维保人员李佳元介绍,如果发现问题,能处理他们会在线上处理,如果线上没有时间处理,会立刻反馈到家里,等到列车晚上回库之后,在家里处理,绝对不会影响第二天运营。“比如这个动态图今天有点不亮,明天早晨出库之后肯定就会是亮的!”



2008年以来,借助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中车在巴西已经接获了60亿人民币的订单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驻外商务代表王怀丰表示,中国制造的速度让巴西人非常满意和佩服。全部15列车从设计到生产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首列车到达现场到全部15列交付成功,也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巴西的项目经理曾经说过,还希望有后续合作的机会。现在整个里约的地铁我们就占了将近60%了,也希望以后能扩展巴西别的城市的地铁和地上电动车组项目。”



而在奥运比赛场馆,中国制造的空调则为健儿们送去阵阵清风。里约奥运匹克公园内,放眼望去,新建场馆的这一排排空调设备全部来自中国。仅美的一家,就为奥运会提供了600多套中央空调,装备了9个奥运新建场馆。巴西电压不稳,里约又靠海,夏天湿热,再加上奥运场馆信号复杂,这些都对空调的防腐能力、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来自中国的工作团队克服安装工期紧张,场馆不时停电等不利因素,确保空调准时到位,稳定运行。美的海外中央空调售后经理杨培星表示,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来讲,奥运会是一个很大的舞台。“我们通过给奥运会提供设备,在奥运场馆使用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对整个拉美市场的带动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现在拉美的业务市场都在持续增长,每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此外,奥运场馆的供电有中国国家电网保驾护航,通讯设备也来自中国,奥运场馆的建设也有中国企业的身影。据奥运场馆工程师卢西安诺介绍,奥运场馆有40%的设备是中国厂商提供的。“中国制造完全配得上奥运水准。”




有意思的是,本届奥运会志愿者、裁判和火炬接力手们的装备也全部来自中国,而可爱的奥运会吉祥物维尼休斯,也在中国生产,飘洋过海来到了巴西。赛场内外,他们成为一个个流动的活广告,让中国制造深入人心。


(编辑:孙燕)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