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爱上海·爱申活|上海2040:保护历史建筑 留住城市记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朱正炎

2016-10-07 20:26


这两天,长白228街坊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老住户,他们都想赶在老宅拆除前,再到这个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看看。


原长白228街坊居民梁红玉告诉记者,自己生下来六个月的时候就搬到这里,一直到现在,今年已经58岁了。



今年7月完成旧改征收的长白228街坊,曾是上海最后的“两万户”工人新村,两层砖木结构住宅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望着曾经住过的老房,回想往日的邻里深情,大伙儿心中都万般不舍。



【视频】上海2040——保护历史建筑 留住城市记忆


原长白228街坊居民张秋芳也告诉记者,以前曹杨新村跟这里一样也是两万户,后来拆掉了,想想现在自己也要拆,有点舍不得,想保留下来这两万户房子。



在大生产时期,像这样的“两万户”还曾经是一个体面的名词,当时只有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才能居住在这里,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房屋已经破旧,建筑本身也不具备太大的历史价值,但是作为上海城市记忆一段特殊的承载,它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得到留存?



居民们的愿望很快要成真了!在最近市规土局启动的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中,长白社区“两万户”工人新村保护性改造赫然在列。调整方案也初显眉目,12栋建筑将被保留,计划引入商业、办公、文化展示等功能,并建设停车场、儿童乐园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止长白社区两万户,城市发展中,一批深含"历史文化基因"的老建筑,都在修旧如旧、功能更新的改造中重焕新生。像衡山路天平路路口的“衡山坊”,由11栋花园洋房和两排新式里弄构成,保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街坊特色。

过去,这些老宅私搭乱建,沿街居改非问题十分突出。后来有关部门实施了抢救性保护,迁走居民、重修外观,剥离老房住宅功能,植入文化创意类业态。如今,这里已成为人气十足的文化空间。



当然,并非所有老房都能被善待。这些年来,我们节目曾多次报道过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中被“误拆”、破坏的事件。


最近一次是在今年7月。安庆路上的均益里,曾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却在旧改过程中遭破坏,部分屋内甚至已被“掏空”。后经媒体报道,相关部门介入,工程才叫停。如何让更多有历史价值或时代特色的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又如何避免类似均益里事件的再度发生?上海2040规划给出了答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表示,这次提出点、线、面的保护,面除了原来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外,它又增加了一些风貌街坊,同时又列出了叫上海历史城区这样一个概念,里面就带有一种抢救性的,上海的特点,就是不像有些城市,它只是要么很古代,要么现代的,中间没有,上海你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切片,它有一个延续性。



根据建成幸福人文之城的目标,未来,上海将划定历史城区、历史城镇和历史村落。划出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道路和河道。强调要依法严格保护267处国家和市级文物和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并定期增补,而里弄住宅、工业遗存、工人新村、传统校园、历史公园被列为重点增补内容。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开放、规则、精致、时尚”,奠定了其城市文化包容性,各种建筑风貌也在此汇集。2040规划明确,要更加注重对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加强对历史城区空间和风貌的整体管控,完整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积淀形成的城市空间脉络。规划就是行动纲领,实现要靠不折不扣执行。希望未来,走在这座城市,我们都能有机会指着街边那些别具特色的老房子,给子孙后代讲讲当年的上海故事。

(编辑:胡琰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