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1″

视频 | 垃圾分类新时尚 立法保障正当时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9-02-20 14:5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北京、上海等城市向国际水平看齐,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全国作出表率”;2018年11月,在考察上海期间,总书记再次指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国务院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明确,上海等46个城市必须在2020年年底前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市委书记李强要求全社会动员,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市政府提出2020年全市实现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



垃圾管理  时不我待

 

垃圾,我们为什么要把它管起来?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曾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产生国。以上海为例,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

 

在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中,有些垃圾数百年不能降解,如果堆放或填埋,将极大侵占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在未分类的垃圾中,有害物质一旦深入土壤,将会祸及子孙后代。

 

专家说,不少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可以变废为宝。比如生活中经过严格分类产生的湿垃圾,可制作成有机肥料,让市民们少吃"化肥菜"。垃圾分类后,大量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纺织物,以及容器、包装可以循环再利用。

 

上海,以敢于担当之志,较早开展垃圾治理攻坚战,有着丰富的实践。


2000年,上海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之一。


2011年以来,全市在面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每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2014年,市政府颁布《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2018年,全面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长宁区上航小区的居民家里,都有一个特殊的垃圾桶,居民们戏称它为“双胞胎”。这个“双胞胎”垃圾桶的顶部有两个盖子,居民在家里就可以把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别投放。



此外,小区的垃圾箱房也进行了大改造,从全天开放变为固定时段开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小区的干湿垃圾不再混装混运,而是由不同的车辆、在不同的时间上门收集,实现分类处置。

 

位于天目西路恒丰路口的机电大厦,入驻了百余家企业。显示屏上播放着街道自制的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每层楼的公共区域,也放置了标准的四分类垃圾桶。每天用完餐后,楼里的白领都会自觉把垃圾分类投放。

    

在崇明北双村,每天上午,垃圾分类收集员沈师傅骑着电动三轮车,挨家挨户收集全村近400户居民的干湿垃圾,并在“垃圾分类记录表”上打分。做得好的打勾,不好的打叉。

 

分类后的湿垃圾倒入机器,多个步骤后转化成有机肥,就地减量,湿垃圾不出乡镇,成为这个村道路两旁苗木、绿地花卉的当家肥和果蔬合作社的抢手货。  

 

从社区到企业,从城区到农村,上海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截至2018年底,每天湿垃圾分出量已达4400吨。约97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和分类投放点完成了标准化改造。越来越多地区实现分类投放、分类运输。


 

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

 

上海垃圾分类正处在由试点推动向面上突破发展的关键阶段,整体上离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看其他城市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这个旋律对于台北市民来说,再熟悉不过,这是垃圾清运车到场的声音。曾经饱受垃圾困扰的台北,从1996年起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街头巷尾不再设置垃圾桶,改由垃圾清运车定时定点回收。很多台北市民会拎着垃圾袋等在清运点提前等候。

 

垃圾清运车按照规定路线,每站停留10分钟。每天回收的垃圾种类也不同。这种定时、定点、定线的做法,也是台北市的首创。在台北,如果不按规定分类,还可能会面临新台币1200元到6000元的罚款。

 

在东京,垃圾经过焚烧后产生的灰烬,体积不足原生垃圾的二十分之一,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得益于近乎严苛的垃圾分类管理。

 

垃圾细分到10种以上、知晓每天回收哪一类,这些都是东京民众的必修课。

 

正因为分类到位,加上先进的处理工艺,东京的垃圾焚烧厂没有浓烟,没有噪音,更没有难闻的异味。一些垃圾厂就建在了居民区旁,“邻避现象”销声匿迹。

 

在青岛,智能回收箱激励垃圾分类投放。可回收物投进去,屏幕就会显示卡号和回收物重量。最重要的,现金自动结算立即入卡。


对标先进经验和做法,上海垃圾治理仍需强化源头减量、健全全程分类体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化利用……更需要通过立法来强化制度保障,把实践中的好方法予以"固化"和"升华",以法律法规为垃圾治理,攻克难关、保驾护航。


 

立法保障  正当其时

 

从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间,几十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几十份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的议案和建议,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列为重点调研项目。三年来,代表积极参与立法调研、实地视察、专题论坛,共有1044人次市人大代表、6000人次区人大代表在联系社区活动中,倾听了来自街镇村居市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人士共35000多人的声音,收回调查问卷超过30000份,收集意见建议2700多条。代表们热议的问题还真不少。

              

生活垃圾,究竟怎么分?从其他城市的做法来看,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直接影响到垃圾管理的效果。因为标准的不统一,一些市民至今不清楚垃圾究竟怎么分?


扔垃圾,成了一道时刻考验智商的难题。

 

代表们认为,通过立法,将垃圾分类标准“固化”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大数据模式”,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面向广大市民收集民意。在二审后的这场听证会上,大部分居民都对“四分法”,投出了“赞成票”。

   

全程分类,问题还不少?源头分了类,有些小区后续“混装混运”现象还时有发生。源头分类不彻底,中途收运分拣不到位,严重拖累了末端处置的效率。比如,湿垃圾不湿,就会影响后期厌氧发酵。


通过分段监督机制,“不分类、不收运、不处置”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垃圾分类管理的成效。

 

源头减量,为啥是关键?源头减量也是垃圾管理的关键。近年来,快递包装、外卖、餐饮行业快速发展,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是“垃圾增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生产、流通、到消费,探索各领域多元化的“源头减量”机制,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迫在眉睫。有些代表呼吁,将倡导性规定变为强制性要求,才能真正促使源头减量。

 

可回收利用,为何很重要?垃圾量的快速攀升,也折射出对再生资源的利用不足。立法过程中,代表们也反映,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生产企业,对重构回收体系的呼声都特别高。

 

如何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又如何变废为宝,提高再生资源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循环经济真正良性循环起来?


2018年9月25日,市政府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正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后三个月、三轮审议、三次征集全体代表意见,一次听证会,共有270多位代表提出了380多条修改建议。每一条都汇集了代表们的智慧,见证着代表们的履职尽责。代表们把立法作为自己的责任,聚焦关键条文,本次立法,力求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现行法律资源;最大限度平衡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增强基层执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扩大社会知晓度和公众积极参与度。

 

垃圾治理,是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建设生态之城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实际行动。未来,当城市是宜居的,当乡村是美丽的,当人民是幸福的,当美好的愿景最终照进现实,回首来路,都将始于——今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新时尚,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