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视频 | 视频|当电影遇上魔都⑦:让电影融入生活 体现城市温度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艳琳

2017-06-22 21:19

不管电影节是在中国主办,还是在什么地方主办,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办,评委是很国际化的,顶多中国也就是一位或者是两位。最终的最佳影片是评委投票决定的,不可能说,让欧洲评委说我们在家门口,很多中国导演也愿意把这个片子送到上海电影节来,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我觉得在上海电影节上,把很多奖项给予国产片的导演,一方面对国产片一些年轻导演一个激励、鼓励的作用。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个通过电影节这个跳板,把他们推向市场,甚至是推向国际这样一个平台,很好的平台。当然你说上海电影节好像和戛纳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然是有差距的,因为上海电影节我们说才20届,戛纳电影节多少届了,所以这样的话,在这个竞争过程当中,很多片子宁愿选择欧洲三大,不愿意选择你上海电影节。这就说明,我们上海电影节在同等竞争当中,还没有太多的优势。但是就成长来讲,上海电影节远远超过欧洲三大,因为上海市场大。所以,这几年上海电影节有一个宗旨,就是把上海电影节的文化气息让市民可以得到分享。大概三四年前我遇到这样一种情景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满足。


我记得是最后一班地铁了,就是看完电影出来,急急忙忙大家都在跑,然后一下子冲进车厢,那节车厢里比平时人少多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谈论电影。那一幕场景,你真的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真的很温暖的,那些电影就成了这些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了部分。就像我们一日三餐一样,什么叫文化气质,什么叫文化气息,这就是,一节地铁车厢里大家都在讨论电影。


当然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并不是天天能碰到的,但是那一刻它给我的那种鼓舞,那种温暖,真的是永远都忘不了的。那就告诉我,你做这个职业是值得的,你从事的这个行业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希望以后这样的日子越来越多,大街小巷,每个人都在谈论文化,每个人都在谈论电影,每个人都在谈论戏剧,那样的话,上海就是一个魅力无边的城市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艳琳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