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视频 | 联通中外的纽带 沙船曾对世界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11-21 11:44

除了上海市市徽之外,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文献乃至货币上,依然能看到沙船的身影。如今,沙船早已远离世界航运的中心舞台,但史料表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沙船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物流“动脉”和“生命线”。  

这是日本江户时代一名画师所描绘的《唐船之图》,它呈现了11艘从中国东南沿海到日本长崎港的商船的图样,其中就有一艘沙船,长达近70米。



关西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文学博士松浦章说:“江户时代,有很多沙船在中日之间往来,从日本会采买什么带回中国呢?日本盛产铜,这是中国当时制造铜钱的原材料。从中国运来日本最多的是砂糖。”

长年研究亚洲各国航运历史的松浦章教授,对清代沙船航运业的发展和影响有着深入研究,出版过多部中日文版的相关著作。

关西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文学博士松浦章表示:“我当时去的第一档案馆在故宫内,那里收藏有清朝的资料、奏折有1000万册以上,奏折多是政治方面的记录,内容写的很简单,但是从中也是能看到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与船相关的话题。这里来了沙船,走了沙船,多少艘啊,运了什么货啊,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除了画面资料,在日本关西大学出版的《文化五年土佐漂着江南商船郁长发资料》中,还记载了一艘名为"郁长发"的中国沙船,在北洋贸易途中遇到风浪,漂泊到日本的故事。其中不乏对这艘沙船运载货物的详细记载,为当时沙船的航海活动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今年9月6日,中韩海洋文明交流展在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开幕。中国航海博物馆特意精选27件/套展品赴韩国展出,其中一件就是五桅沙船模型,而且在展台上占据着最醒目的位置。

中国航海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顾宇辉称:“其实就是我们在明代的时候,沙船已经到朝鲜半岛去了。”

无独有偶,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展厅内,沙船模型也在醒目的位置赫然成列,馆内还收藏着两张珍贵的沙船航行照片。在徐家汇藏书楼,还珍藏着一本1924年出版的英国文献《中国帆船和其他当地的船》,书中就描述了即使在1903年,在新加坡港还能看到大型的北直隶商船,也就是典型的沙船型海船,其长达四五十米,宽6-10米,可承载到2-3吨的货物量。1980-2001年版本的新加坡货币中,1元钱上就印有一艘中国沙船。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品修复部副研究馆员叶冲表示:“ 中国人在海外发展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海外开发的过程当中,对东南亚的开发是起了很大的推动的作用,甚至在某些地区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在西太平洋地区区域里面的属于第二层级的贸易的实现,货物的转运,还是大量的要仰仗中国的商船,所以他们当时就出现就是欧洲的这些商船,他们把货物运到像新加坡,包括马六甲这些地方,他们要等待中国商船的到来。也就是说今天国际贸易的格局,跟中国人从明代以来,就是对海洋事业的开发,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是密切相关的。”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