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视频 | 66年来承担蓄洪16次 蒙洼人:本身就是应该这样做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卢梅 赖瑗 李维潇

2020-07-21 16:12

受连日暴雨影响,20日8时31分,淮河安徽王家坝闸水位高达29.75米,超过保证水位,王家坝开闸泄洪,洪水瞬时淹没了蒙洼蓄洪区。


而在5个小时前,凌晨3点,蒙洼蓄洪区庄台以下平地上所有人员接到通知,紧急撤离。为了缓解抗洪压力,保障上下游安全,这一次,又是蒙洼人民为我们扛下了一切。

其实在四年前,看看新闻Knews记者就曾造访过生活在特殊的“蓄洪区”的蒙洼人。

“舍小家,为大家,本身就是应该这样做 。”

“舍小家为大家啊,包括防汛抢险的时候,大人孩子一起上。没有感觉到不应该,感觉到这还是应该的。”




2016年看看新闻Knews记者造访时的蒙洼,距离上一次蓄洪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但蒙洼人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他们时刻都准备着,为国家抗洪防涝承担压力。蒙洼精神,代代相传,早已深入血液,令人动容。

“(几十年前蓄洪)淹成这样,只能在树上生孩子,用衣服把孩子接过来。”前总理的两次到访让今年86岁的刘克义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淮河老人”。算上这次,他已经亲眼见证了16次分洪,搬了7次家。刘克义就像一部活着的历史书,记录着发生在蒙洼的故事。


被纳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随时准备蓄洪的不安定因素,让蒙洼经济落后的现实,无比残酷。“我们在全省62个县中应该是倒数。人均的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全国的二十分之一。”2016年时任安徽蒙洼阜南县县委书记的崔黎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介绍。

时隔13年,为了保证淮河流域安全,这已经是蒙洼第16次蓄洪。

家园被淹,不可能无动于衷,但“舍小家,为大家”,在蒙洼人看来,绝不仅仅是口号。

我们向蒙洼人致敬,而蓄洪区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这群默默奉献的人,也需要社会更多的帮扶和关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卢梅 赖瑗 李维潇 实习编辑:崔雨佳)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