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吴房村是如何重返青春的?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骥
2019-04-12 18:20:42
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的吴房村是奉贤黄桃的主产区,然而正是这个村庄,基础设施差,就业机会少,过度依赖传统农业,曾长期摘不掉贫困村的帽子。如何既利用好青山绿水,又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如今,一只黄桃串起了一二三产,村支书秦瑛带领着村民们走上了一条产业联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奉贤青村镇的吴房村,如今正是桃花艳、菜花黄的好时节,粉墙黛瓦的小院点缀其间,小桥流水相伴,今年六月,这里就将以吴房村田园综合体的新面貌正式对外开放。
不过,如果去年来到这里,可还不是如今的景象。青村镇是"中国黄桃之乡",吴房村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黄桃,家家户户都有种桃人。然而三十几年过去,当地黄桃面临地老、树老、人老的三老难题,收成经常不如预期。吴房村村民何新芳说:“我们夫妻两个卖桃子困难得很,哪怕收成好,还是要靠政府帮忙卖桃。”
要想改变这一困境,靠原先各管各的模式难以实现,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效应,同时引入专业农企和科研机构,来对黄桃进行重新育种。然而,听到要把自己的地租出去,不少村民顾虑重重。吴房村村民吴达均告诉记者:“种黄桃一亩地自己总归有个两万块钱的收入,而租出去村里给的流转费只有2200块一亩,从收入上说稍微少了点。”
村干部们带头参与土地流转,再一家家上门做工作,还帮村民算了一笔账,流转后,存量土地不仅能够用来种植更优质的黄桃等农产品,还有部分土地,则可以由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来打造产业社区,到时候村民们的宅基房也能跟着涨身价。
上海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强介绍说:“原来他就光卖桃,一年一万块。现在他把宅基地等整体作为资产给我们来运营,总体年收入增加了五六万,再加上他自身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了。”
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表示:“以前老百姓的房子只能租给外来人员住,一间房子只能租两百块,最多就三百块,目前在房子上面就能体现出他们的收入比之前增加了许多。”
村民们的疑虑逐渐打消,吴房村一期改造有八成村民签约同意流转。去年下半年,专业公司入驻,对村子开始重新打造,新建道路桥梁,并配套公共设施,创意工坊、民宿产业逐步成型。而村民们也不必再看天吃饭,坐收租金的同时,还能在村里的新产业里找到新的工作。
曾经的黄桃种植户何阿婆,如今给村里的园区做保洁,月入一千八,工作强度轻松了不少。67岁的张老伯,则成了村里的河道保洁员,也更加关心村里的各种变化。
3月下旬新建筑逐步交付,相关各方又开始一次次头脑风暴,讨论如何进一步挖掘吴房村的潜力。而除了原本的黄桃种植以外,围绕黄桃打造餐饮、旅游等一系列产品或服务也在酝酿中,桃肉可做果酱、酿果酒,桃核可以做雕刻,黄桃产业链条不断向深加工延伸,文创产业也能配套发展,未来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跨界"经营。
上海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强表示,最重要的还是一二三产业联动,使得产城乡一体化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带动老百姓能致富。
看到村里越来越好,村民们也愈发积极,主动请缨,希望也能够参与到村里的点滴改造中,毕竟,土地流转后,村民也都是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吴房村发展越好,大家的未来分红也越多。吴房村村民吴达均说:“他们租金是旱涝保收的,房子弄好后,这里形成规模之后,靠着帮他们民宿打打工还能有一部分收入,另外还有一部分是股金分配,收入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要好。”
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也表示:“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不是说到要产业兴旺嘛,以后可以分红,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从来就不只是美化路桥墙面这样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在保护好乡野肌理的前提下,实现城乡融合的跨界发展。吴房村的变身就是个典型例子:不做表面文章,而从提高经济密度、提升产业品质上下功夫,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乡村改造实现全面升级。
2019年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攻坚之年,吴房村是上海第一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越来越多像吴房村这样的村庄实现华丽转身,正在让乡村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骥 实习编辑:章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