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视频 | 美国走偏!建议拜登好好学学50年前“乒乓外交”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应鋐

2021-09-02 16:25

历史进入到2021年的下半场。


在这样一个百年未遇的历史巨变之年,中、美、日三国都在不约而同的做着同一件事情:2021年4月25日,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和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都发表了视频讲话。



2021年8月26日,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馆举办了盛大规模的“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会”。


《日本华侨报》主编蒋丰采访了“乒乓外交”的参与者、原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的夫人佐佐木敦子。



在采访过程中,佐佐木敦子告诉蒋丰这样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50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积极推进“以民促官”的对日外交。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邀请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那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员庄则栋与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进行了接触,并且互换了礼物。



据说,面对着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的突然出现,庄则栋有过犹豫,周总理讲了“友谊第一”,到底是只对友好国家“友谊第一”呢?还是对所有的国家都是“友谊第一”呢?他认为应该是后者,于是就冒着违反纪律的危险,与美国运动员科恩进行了接触。


从这些历史片断可以看出,无论是日本乒乓球协会向中国发出的参会邀请,还是庄则栋与美国运动员的接触,都是当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外交格局、外交风云中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民促官”外交的具体体现。他们是中国“乒乓外交”的运筹帷幄者,是新中国外交的开拓推进者。


今天,我们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一个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体制、不同的价值观只要是共同追求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就是可以开展交流的。交流,可以带来了解并增加相互理解;对立,只能加深误解和增加相互仇恨。


今天,在我们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之际,美国在阿富汗进行20年战争后被迫作出被国际舆论称为“大败北”的撤军,更加凸显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制度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是不能够照搬的,借鉴的前提,是它必须适用于那个国家的国情;国家制度是可以不断完善的,但是不能强加的,完善的前提,是它必须符合那个国家的民意。在当今的世界上,试图通过外力硬性“照搬”、“强加”某种自以为先进、优越的国家制度,只能够给对方国家留下一个“烂摊子”,同时让自己国家的声威落得一地鸡毛。


今天,我们纪念“乒乓外交”,不能仅仅限于对过往的回顾,更应有新时代下的新践行。8月25日,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刘晓军在总领馆会见日本前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在中日两国青年和网民中产生强烈反响。它凸现出民间外交的新形式——“青少年外交”和“网络外交”,对此如何全局性把握、高站位指导、细致化落实,都已经像一张新的考卷一样,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50年前的“乒乓外交”的外交,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重要的信念:那就是“小球是可以推动大球”的。如果我们纵深一步讲,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是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但最终是以失败告终。50年前的“乒乓外交”是以乒乓球的交流作为媒介,启动了战后中美、中日交流的大门,给两国、给地域、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是实惠、是发展。这样正反两面的交流史,应该成为世界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