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家国七十载:三代气象人 见证风云70年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瞿轶羿 朱亦敏
2019-10-02 17:05:35
自1872年法国传教士高龙鞶在上海徐家汇创建观象台并在观测日志上记下第一笔起,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和平发展,上海的气象观测在这近150年里从未中断过。从这里走出的中国第一代气象人更是将这种坚守的精神代代相传,呵护着这座城市的阴晴冷暖和风云变化。今天我们的《家国70载》系列,就将走进这样的一个气象之家,70年来,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气象行业的第一线,可谓见证了70年的“风风雨雨”。
台风“玲玲”越过上海同纬度时,姚德君习惯性地站在阳台上看云,30年的气象观测员经历,让她对云,情有独钟。
姚德君说:“这个云不是下大雨的云,容积云,滚滚的,是要下大雨的。当时我父亲在家里谈论云,在外面路上,他也会指点给我看,现在这个是什么云,这个云是天气好的。“堡状云”天气不稳定了。”
姚德君的父亲姚云祥,是徐家汇观象台的第一批中国员工。1930年,天气预报还都由外国人发布。当时刚满16岁的姚云祥独自前往徐家汇观象台学习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知识,为了看懂大量的法文气象书籍,他还自学了法语。
姚家的第三代气象工作者胡艳说:“可以说上海气象的事业,从零开始,从我外公手里开始,从外国人手里接过来,慢慢发展起来。”
上海解放前夕,姚云祥冒着生命危险,在外滩信号塔连续值守了一个多月,看护仪器设备,保存气象数据,直到1949年5月31日信号塔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姚德君说:“国民党的飞机随时随地在外滩信号塔上面盘旋轰炸,当时我父亲就冒着被飞机炸的危险,抢救仪器设备数据把它抱回来,然后飞机开走了再拿出去,好几次。”
受父亲影响,姚德君也爱上了气象观测,1979年,她进入金山气象局工作直到十年前退休。“这个湿度计,人工观测用的,这个酒精柱的,雨量杯,用了30年了,我父亲那个时候这个就有了。今天看到了特别亲切。”这些观测工具曾经陪伴了姚德君多年,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所有气象数据都靠观测员 人工记录,风雨无阻。
姚德君说:“四处那个雷是着地的,电一闪一闪,一波跟着一波,值班就一个人,那个时候我真的紧张,怎么办,怎么办,哪有怎么办,必须出去,你不能让数据漏报,观测场就是战场,你死也要死在观测场上。”
因为“认真”,连续无差错,姚德君曾多次获得中国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经常跟她去单位值班的女儿胡艳,对当年那个拼命的妈妈印象深刻。
胡艳说:“她晚上要观测发预警,我也会跟她一起下去。当时天气的报文是人工口报的,可能是通过电话,或是通过对讲机这种形式。金山的站号是58460,我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数字。”
耳濡目染下,胡艳默默坚定了接好气象接力棒的决心。2006年,她硕士毕业,进入闵行气象局工作,两年前又调入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从事城市气象研究。这里,正是她外公曾经奋战过的原徐家汇观象台。不同于从前,如今的气象观测,早已从人眼观测变为雷达、卫星、"电子眼"自动实时监测,数据记录也已从一个算盘一支笔变为电脑自动计算,各种气象预报服务更是深入市民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胡艳说:“平时你可能感觉不到,但是我们确实很需要它,现在把人力放到公共气象服务,以及高层次的科研方面。这是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需求吧。”
这是胡艳5岁时拍的一张照片,在背面,外公姚云祥工整地写道:胡艳,长大成为有用之材,成为国家模范。
姚德君表示:“我们三代人从事气象,在不同的年代追逐不同的梦,但是同一的,就是对气象的热爱和执着。”
胡艳认为:“这是我们家庭的接力棒,历经70年,每一个人都尽力跑好自己的那一棒。”
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曾说,气象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平常百姓生活中,气象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姚云祥,姚德君,胡艳,一家三代坚守上海气象测报,风雨无阻,他们也见证了这70年上海气象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气象科技蓬勃发展的全部历史。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瞿轶羿 朱亦敏 实习编辑:霍慧娴)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