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观潮·两会】“仓里有粮”为何心中也“慌”?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菲菲 舒克诣煊 孙悦

2017-03-08 01:43

视频:“仓里有粮”为何心中也“慌”?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答记者问中说,2016年我国粮食减少104亿斤,主要减少的是玉米,这是农业部主动调整的结果。过去一年,我国首次将玉米种植面积进行调减,调减了近3000万亩,而今年的目标将是4000万亩。做出这样一个举措的原因,韩长赋说,我国玉米市场供大于求,面临去库存压力。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它的产量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2008年,为了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我国开始实施临时收储政策。这也意味着,玉米的收购价格,有国家托底。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之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了,收入增长了,国家粮食安全也得到保障,“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也随之出现。国家收储行为客观上造成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价格信号被扭曲。加之近两年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跳水,外国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而国内玉米收储价格却逐年提升,使得国内库存不断堆积,玉米供给严重过剩。


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截至2016年7月末,我国玉米库存将达到2.6亿吨,接近粮食总库存的一半。按每吨玉米每年库存成本250元计算,2.6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高达650亿元。



3月7日记者会一开场,韩长赋就开门见山地指出现阶段农业改革与过去已经不同,过去靠行政力量,现在重市场手段,要通过市场引导行为主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这个提法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看来,十分恰当及时。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组织和制度架构受政府干预太多,导致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失灵。遭遇的问题就是粮食积压过多、去库存压力过大。眼下再靠行政手段已经无济于事,要让市场在资源生产、配置、流通中起决定作用。



看看新闻特约观察员曹景行提出,当下的农业改革正是给市场“逼”出来的。过去,我们总满足于产量十连增,却忽视了需求方是否得到了满足。而且,当需求分层越来越精细,农产品是否有高中低档以及加工产业进行呼应?这是市场所推动的改革,不改则没有出路。



“玉米”上一次频频见诸报端,是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标志着实施了长达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玉米价格随之回归市场定价,价格虚高、倒挂现象消失,与国外价格快速接轨。而针对农民种植效益下滑,东北三省一区建立了农民基本收益保障机制。以补贴和引导的方式,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适应市场变化,改种大豆、蔬菜,或者其他经济作物。


对此,马晓河提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牵涉到市场、政府和农民的多重关系,如何让农民适应转变、怎样完善补偿机制?又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提供优质高量的农产品供给?并非一蹴而就。


但这却是从供给侧入手,进行农业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今后至少五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



玉米困境,是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变为结构性矛盾、供求失衡的一个缩影。2015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度进入公众视野,会议提出,要使农业供给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保障有力。到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被置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显著位置。而核心,就是使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走市场路线。


对此,马晓河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把产品结构调优、生产方式调好、产业体系调顺。换句话说,产品要安全、可靠、优质,生产方式要无公害、有机、绿色,产业体系要突出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利用现代技术、互联网+等手段,真正把中国农业结构调优、调好、调顺。


很显然,玉米困境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和它所带来的启示。正如曹景行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这不仅仅是从粗放向精细的转变,更体现出农业的结构性改革将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将真正把传统的中国农业带向未来。



(编辑:伍凌燕)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