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城市更新案例的启示:新场古镇开发想走新路

时讯

东方网

2016-02-14 12:12:21

89岁的姚阿婆总习惯站在自家的门口。她的两间老屋就坐落在刚刚整修过的新场古镇洪西街上。“有人把房子借出去做生意了,我不想借给人家,住了50多年了,就想待在这里。”她倚着门,与老邻居说笑,眼前的青石板路上,慕名而至的游客来来往往。

新场古镇是上海目前为数不多仍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镇。前不久,因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更·新场”展览的推出,这个隐藏在浦东腹地的古镇,逐渐为人所知,也引发人们更多思考——拿什么来留住乡愁,造就一个活着的古镇?


“藤-叶-瓜”模式保留古镇生活

新场开发,比第一轮古镇开发热潮晚了十年以上。第一轮古镇开发,涌现出了周庄、乌镇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周庄开发,古镇沿街民居几乎全部转身为商铺,沿街以内,维持原有居民生活;乌镇则是全部清空、整体开发。

两种模式各有可取之处。不过,随着各地古镇开发风起云涌,同质化带来的不足也逐渐显现。比如,古镇如果都走“清空居民、整体开发”之路,就会丢失原有的生活形态;如果仅仅停留在沿街商业开发模式,没有大空间来承载高品质业态,古镇也容易沦为低端小商品集贸市场。

“古镇保护和建设过程中,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无法激发人们的共鸣,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古镇保护专家阮仪三在新场镇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如是说。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王林教授认为,古镇的更新,是产业的更新;古镇的复兴,是文化的复兴;古镇的发展,是与居民共同发展。

探索一条古镇更新的新路,新场是有优势的。这座古镇,800年前就是盐场。古时盐贵,以盐兴盛,自然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有历史底蕴。尽管距离市区不远,但迟迟未被开发,反而让新场未在“大拆大建”中消逝,留下了更多精美的古建筑和更有滋味的古镇生活。

“上海正在实施的城市更新,就是要让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寻求城市形态保护与开发、城市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最佳结合点。”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新场镇镇长林廷钧介绍:新场古镇已经开始了更新的第一步——“藤-叶-瓜”的形态打造。

“藤”是道路河流。古镇1.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数条老街阡陌交错,河道蜿蜒贯穿而过。这些道路河流经过整治,恢复了原有风貌,成为游客的行走脉络。

“叶”是散点分布的各种业态。与周庄、乌镇不同,新场并非户户开店。一条街上相邻的几户人家,有的开店,有的仍是原住民居住。

“瓜”也很直观,就是为未来开发保留的一些较大空间。有大空间,才有可能在未来承载博物馆、秀场、剧院、画廊等高端业态。

在“藤-叶-瓜”的开发模式下,新场全盘保留了古镇风貌,又融入新的生机。古镇原住民保留60%以上,古老生活方式与现代商业形态并存。


让古镇反过来“消费”当代生活

张宅和郑宅,是新场古镇里保留下来的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经过上海浦东土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古镇公司的保护与修缮,其空间布局非常独特——正门临新场大街,三进院落,背后是后市河,河对岸有私家花园。这片老宅隔壁,早年被翻新成了浴场,但这个功能,显然已不符合这一轮古镇开发的需要。

这样一块颇具规模的空间,可以用来做什么?最初方案是民宿,但很快做了调整。“做民宿也很好,但能不能找到更能激发古镇内生动力、为古镇发展带来活力的功能?”

王林和她的团队,尝试将老宅空间,打造成一个展示新旧文化交融、展示古镇文化想象力的地方,把当代文化和艺术融入古镇,让古镇反过来“消费”当代生活,并由此带来不竭活力。

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更·新场”出现了。王林和艺术家胡项城做总策展人,请来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年轻艺术家,挖掘古镇已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设计展示携带“新场”基因的产品。比如,新场因盐而兴,名字就有"新的盐场"之意。"更·新场"展馆里,特别设计了"盐非盐"展。参展艺术家李沙把大量的盐铺在地上,砌出各种造型,配合墙面上古镇代代相传、实录制盐过程的《熬波图》,形成一个富于内涵的场景。

展馆内一排"新场设计闪店",则由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设计师岳峰牵头,希望以此吸引年轻人。这些"闪店",或织布、或制衣,或做帽,传统工艺在年轻艺术家手中获得新生。前来参观的老年居民,手摸布料艺术家易洪波展示的"夏布",感叹"居然在这里找到了当年的土布"。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师马清运的"农业都市主义"实践,也在新场寻到落脚点。新场地处原南汇,出产水蜜桃,马清运用桃酿酒,以近似葡萄酒生产的手法,建起一座"桃然新场"。理想状态是,附近的桃农供桃,新场镇建厂房酿酒,桃然新场里,展示、售卖新场品牌的桃酒。

"我们希望展览结束后,有些艺术家可以在新场留下来,开设创意工坊。"王林说,基于传统文化上的创新,正合城市更新中的"复兴"之意。


古镇开发永远不会太晚

"更·新场"被纳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15个案例展当中。一经宣传,来新场的人多起来了。这与古镇开发者们最初的设想是一致的。

但来到新场的人,也感觉到,除了时髦的"更·新场"展览,与其他同类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新场有点像个"半成品",店铺不那么密集,生意人也还不太娴熟,似乎"还没完全弄好"。

的确,新场这个项目,古镇开发公司做得很慢、很小心、很收敛。在去年7月"更·新场"筹备之前,公司主要的精力,还都放在截污纳管、河道整治、引入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更新上。由浦东土控集团牵头,按下了一大堆的"开发冲动"。在他们看来,古镇的开发永远都不会太晚。把居民全都迁走,古镇变成"公园"的做法不可取;管道没做好,类似旅馆服务设施开起来,只好随便排污到河里,更是破坏古镇;就连常见的"穿衣戴帽"、"卖臭豆腐"也不行--如果"千镇一面、主题雷同",岂不又走老路?

新场古镇的开发者小心翼翼,也是因为有前车之鉴。在记者调查中,几位受访者不约而同提到某古镇近期开展的"去蹄运动"。所谓"去蹄",就是清除该古镇内一哄而上以至过剩的大量"蹄髈"卖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古镇在开发最初,就一定要想清楚,宁缺毋滥。"

为何以"更·新场"展览作为新场古镇的开门之作?浦东土控集团副总经理陈卫星说:"真正的乡愁是留得住人、经得起回望、感受得到传统、富有生机与活力。展览是一种示范,居民看了展览,才知道原来老宅子可以做成这样。"古镇目前既吸引了五六十岁的人,也引来了一些年轻人"回来创业",镇上还为此成立创业指导小组。

至于不一拥而上卖臭豆腐或蹄髈,新场镇的产业定位又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来看尚无明确答案。"没有产业,古镇开发就是光投入、没产出。"新场镇政府和古镇开发公司,都希望能够找到一条与新场最"适配"的产业发展之路。"更·新场"各分展览的选择,也许隐含着一种导向:工艺复兴与当代艺术,会不会适合新场古镇?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未来,新场古镇1.47平方公里的古镇老街之外,整个53.45平方公里新场镇地域,都将是支撑其产业发展的腹地。古镇"藤-叶-瓜"的"根系",最终也一定会延伸至外围的乡村,使得产业、空间都能得到连接。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