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视频 | 上海社区医院竟藏着这些“宝藏”专科门诊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潘窈窈

2023-04-05 21:25

社区医院在很多市民的印象里,主要功能可能就是小毛小病开开药、吊吊水,其实,在不少社区医院里可是藏着一些"宝藏"门诊,这些社区的基层医疗在特色门诊上下功夫,拿出了真本事让居民愿意留在社区看病,甚至远道慕名而来求医。


7岁的悠悠每周都会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接受一次“小儿推拿治疗”。母亲王女士说,女儿悠悠从小脾胃有点虚,吸收不太好,人也非常瘦,是特地过来看诊的。



让家长们慕名而来的这个小儿特色专科正是嘉定区海波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招牌科室。韩海琼医生是国家级非遗“董氏儿科”的第六代传承人,这个专科门诊号几乎每天都是秒杀一空。一位患儿家长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医生服务态度又好,又很专业。”“小孩子的疾病,如果3到5天没有效果,可能家长就不会再去信任你了。”国家级非遗“董氏儿科”传承人韩海琼说。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悠悠的身体确实比之前强健了不少,这也让像王女士这样的家长对社区医院有了新认识。王女士说,他们以前很少会去社区医院就诊,现在观念转变了,住在市中心的同事都很羡慕他们家门口有这样优质地社区医院,能提供如此专业的服务。


除了提供像配药、挂水等基础诊疗服务外,不少社区医院其实都隐藏着一些宝藏科室。作为上海三级诊疗体系中的“网底”,社区医院如何贴近百姓的需求,做强专业特色,是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力点。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喉科门诊,每天接诊量可达三、四百人。患有多年慢性咽炎的徐女士专程从浙江嘉善赶来一试。



在社区医院的药房,记者见到了一种浅蓝的中药粉剂“碧血散”,是上世纪显赫一时的“顾氏喉科”自制的“喉吹药”,专门用于治疗口疮、喉痹等疾病,每包7元,可以用上大半个月。作为“顾氏喉科”第七代传承人,焦露露对这款药剂的制作技艺了如指掌。焦露露告诉记者:“整个浦东新区,我们算是独一份的,在170多年历史传承基础上做了浓缩和改良,并结合一部分喉吹药的处方,把它做成了现在经典版的碧血散,临床上一直沿用到现在。”



顾氏喉科就像是北蔡社区医院的一张名片,让留在家门口看病的居民,越来越多,病人们也对这款经典药赞不绝口。“老祖宗的东西,只要没丢掉,肯定是好东西。”徐先生说道。



发展特色专病门诊,让患者“回流”社区的同时,更多的医学人才也被吸引到基层。像海波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董氏儿科”就招到了六、七位中医专业的研究生加盟,区里还为此出台了专门的补贴政策,不仅为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嘉定区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石益斌表示:“我们为单身职工提供人才公寓,另外我们区有一次性的补贴,全科本科应届生是8万块钱,硕士是10万块钱。”医院每周还会组织年轻医生,开展专门学习。最近的这堂课,针对的就是如何用推拿缓解患儿甲流等呼吸道症状。



同样,北蔡社区医院“顾氏喉科”的基层医护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最近还招募到了十名新鲜血液加入。“顾氏喉科”第七代传承人焦露露说:“想要长期留住年轻的医生,可能还需要更好的卫生激励政策,能让他们安心留下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把我们这块牌子做得更大更好。”



在"顶天、立地、强腰"的申城三级医疗体系中,社区医疗机构就是要做到贴近居民需求,做强专业特色,让居民们能改变就医习惯,愿意留在家门口看病。而打造了特色门诊的金字招牌,也能够吸引人才回流基层医疗,通过在收入待遇、职称评定等政策方面予以保障,让人才愿意留下来,促使基层医疗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潘窈窈 特约记者:印沁沁 摄像:王毅 编辑:由由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