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善意执行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宝山法院执结工资案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 吴海平

2020-04-22 11:17

近日,上海宝山法院对一批涉63名工人工资共计270余万元的执行案件妥善执结完毕,充分诠释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


企业经营困难拖欠工资


自2018年起,上海某冶金机械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公司开始转变发放工资模式,由原来的按月发放变成了所有工资年终结算,平时每月仅向工人发放一些基本的生活费、补贴等。2018年年终时,公司与员工曾因工资问题发生过不小的纠纷。2020年1月,又是一整年过去,但是公司却迟迟未能发放2019年度的工人工资。


2020年1月11日,该冶金公司63名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经上海宝山劳动仲裁委调解,冶金公司与员工们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冶金公司需于1月15日前支付63名员工工资差额、高温补贴等工资款共计270万余元。


但是此后,冶金公司却没有依照调解协议约定的方案支付上述工资款。工人们认为公司说话不算数,再加上本来一整年没有拿到合理工资,工人们的情绪十分激动。


于是,工人们一边前往相关政府部门、信访部门表达讨要工资的意愿,一边持生效仲裁调解书至上海宝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希望法院为他们主持公道。


欠薪保障制度先行垫付


上海宝山法院收到工人们的申请执行表后,对涉民生的案件高度重视,将该案交由上海宝山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马建林承办。马建林法官收到该案后,立即着手联系各方相关人员,与当地镇政府、区人保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经过研究、沟通,最终确定通过启动欠薪保障金垫付程序,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执行人,通过当地镇政府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款80万余元。


由于时近春节,考虑到启动欠薪保障金垫付程序需要一定的审批流程和操作周期,执行法官一方面安抚工人们的情绪,劝导他们耐心等待执行工作进展成效。另一方面,执行法官将被执行人冶金公司纳入失信及限制高消费名单,并查封了公司场地、设备等。



“执转破”是否是最佳方案?未必! 


执行法官心想,虽然工人们可以拿到部分先行垫付的工资款,但是毕竟80万元距离工人们被拖欠的工资总额还相去甚远,如何能够执行到剩余的部分成了一件难题。如果后续不能执行到位,工人们的权益还是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矛盾还是无法化解,还是存在不稳定因素的风险。


另一边,冶金公司又有了新的债务之虞: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工人还将向公司主张离职后的经济补偿金,如果这些案件进入劳动仲裁程序的话,无异于加重了冶金公司的还款负担。再加上被执行人冶金公司本身对外也负担了较大的债务,企业甚至已没有了基本的运营资金,公司处于停摆状态。


当时,执行局中也有干警建议,是否需要启动企业破产程序,通过推动该冶金公司的破产来一次性解决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所有该公司的债务问题。


“起初,我也确实对这个建议心动过。本身企业因欠下巨额债务负担就让其复工希望渺茫,特别是现在受疫情的影响,企业复工几乎无望,通过‘执转破’确实是一个办法。但是之后我走访了被执行企业,查看了企业现有的设备以及库存资产等情况,我发现,这个企业其实是有一定的积累的,并不是完全没有复工复产的可能性。


如果直接通过‘执转破’来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就好比杀鸡取卵,未必是一个最佳的方法。”执行法官马建林说道。


随后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在通过与工人们沟通时发现,部分工人表达了还是愿意留在该冶金公司继续工作的意愿,这让执行法官对案件的妥善处理有了新的想法。


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促成和解


执行法官一方面立即联系工人们,向工人代表表明应当理解公司目前的难处,和公司一起共度难关,如果公司破产倒闭,很多工人都需要另谋生路,而如果在工人们的理解与帮助下,企业顺利复工的话,并不失为一个良策。


通过释法明理,工人们表示如果公司能够拿出有诚意的方案,可以考虑继续和公司“携手并行”。


另一方面官联系当地镇政府,引导被执行人该冶金公司制作并完善复工方案。公司经过收回部分应收款项、合作企业先行支付合作款等多方协调,冶金公司筹集到了130余万的资金。


4月3日,被执行人冶金公司在法院的主持下,经63名申请执行人的认可,将其中28名工人的欠薪全部还清,补缴了拖欠的社保费用,并向其他劳动者清偿了70%的欠薪,且就余款履行制作了分期还款方案。


目前,部分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正在有序复工复产中。至此,原本令局势一度紧张的执行案件最终得以妥善执结。


执行工作,特别是涉企业的执行,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封了之、一破了之,往往需要运用执行智慧寻找其中的最优解决方案。法院需要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从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积极保障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当下,对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但能适应市场需要、尚有发展潜力和经营价值的企业,依法慎用强制执行措施,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形成“放水养鱼”的局面,才是对各方当事人而言最优的选择。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海平)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