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视频 | 海派剪纸还能这么玩?这群“剪刀手”厉害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9-01-11 10:43

海派剪纸如何搞创意?这道颇有难度的”命题作文”却让一群年轻人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1月10日,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群众艺术馆举行。本届大赛聚焦非遗的传承和再创新,以“寻找‘非遗青春’传承人”为主题,围绕“上海剪纸艺术”展开,寻找创新类和传承类两种“非遗青春”传承人。最终从121件创新类作品中评选出10件创新类优秀作品,并决出了2件传承类优秀作品——从平面、时尚门类、首饰、游戏、动画等不同的门类,令人眼前一亮。


大赛作品展现场


以“海派剪纸”展开的上海青年创意大赛,是对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一种延伸。青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生力军。“上海文化”品牌可以细分为“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其中,“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都蕴含了大量的“非遗”艺术。

“海派剪纸艺术” 是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 在一百年多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 2005年,海派剪纸被上海市经委同意认定为上海市传统保护技艺。

海派剪纸有两位艺术大师,其中一位是已故的王子淦先生,他的剪纸作品简练、夸张、装饰性强,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融为一体;另一位就是上海画家林曦明。他的剪纸作品大胆运用他所擅长的山水画中的写意手法,把书画和民间剪纸融会一起,堪称一绝。


一等奖作品《灵》


那么此次参赛的设计者们是如何以海派剪纸作为灵感,进行创新的呢?一等奖作品剪纸拎袋, 是一款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入手,关注到年轻人喜欢“轻饮食”和“打包”习惯,又巧妙利用了剪纸可拉伸的特点,制作而成的环保包装袋;另一件一等奖作品《灵》,是一件结合了剪纸元素和旗袍元素,以精巧的剪纸纹样演绎出一件颇具风情的旗袍领口首饰;二等奖作品《花鸟屉》 对蒸屉进行了再设计,以剪纸图样取代蒸屉洞眼,既美观又实用;《薬》的设计者沈之帆希望人们在进行一项强制和机械的动作时,增加相对的乐趣和意外,来缓和其枯燥的过程。所以他把剪纸图案与药板相结合,希望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间主动接受剪纸文化;三等奖作品《RE-CUT极剪》体感游戏,则是从年轻人热爱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模拟剪纸过程,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等奖获奖者Tiana


此次大赛也吸引到留学生参与,三等奖获得者来自法国的Tiana在接触上海剪纸后产生了极大兴趣,设计出了一款可以自由拆合的剪纸图案首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作为2018“上海礼物”亮相海派创意纸雕灯此次亦入选大赛并获专业奖。该作品的设计者崔瑞灵在“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主题分享活动中表示,“非遗”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传播”与“继承”。我们往往重视继承,而忽略了传播的重要性,而90后的年轻设计师们则在创新中有意识地关注了作品的传播性。


一等奖获得者


策展人苏冰表示:“站在大赛的角度,我更关注的是实际应用,因为很多创意还只是概念,我在评选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这些创意是否能得到实施。有些创意很好,但不能实施和落地,有些可惜。第二,还要考虑这些创意要用什么样的工艺去实现?价格如何制定?面对什么样的受众群?这也是一个评判标准。第三,我还会关注他们的表达,我发现,很多设计师能做但不会说,这也是有些遗憾的。这些年轻人马上要走上社会,表达的机会是很多的,但你是否能表达好才是关键。”

对于此次获奖作品,作为决赛评委的上海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奚小琴表示:“比赛很大的特点非遗的延伸,与生活紧密结合。从具体作品来看,离‘剪纸’仍然有距离,因为‘上海剪纸艺术’比较讲究线条和造型的饱满,如果能体现出这一点会更好。”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