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

视频 | 离间中欧 美国挖个大坑?劝欧洲别吃美国那套!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2021-04-02 15:27

不少人心头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美国的拉拢下,欧洲会不会随之起舞?


对此,欧洲似乎正在释放出矛盾的信息。一方面,美国务卿布林肯访欧之际,欧盟以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另一方面,在拜登参加完欧盟峰会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却不留面子地表态说,尽管美欧有很多共同点,但在对华政策上并不一致。



欧洲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做?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欧洲是怎么想的?我们一定要看它自身的站位,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那么,欧洲的“站位”如何呢?很显然,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欧洲的战略重要性正在上升。这很容易理解,这个世界上有中、美、俄、欧这么几大重要力量,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俄罗斯军事力量强,但经济相对孱弱。而欧洲是除中美之外,经济、技术、人文最为发达的地区,因此欧洲在中美之间如何摇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欧洲当然看得到自己的杠杆作用,所以它把中美博弈,看成是自身的一个战略机遇。欧洲政界和主流媒体普遍认为:“中美博弈,双方都会更加积极地拉拢欧洲”。欧盟领头羊德国此前也说过,想当中美关系的“调解人”。当老大和老二关系紧张的时候,“调解人”的地位自然也就上升了。


欧洲的这种想法,其实是符合欧洲的传统外交思路的。是什么呢?就是“均势外交”! 也就是离强合弱、扶弱抑强、争取各方势均力敌,来维持自己有利地位。18世纪的英国将“均势观念”发扬光大,这一理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



当然,如今的欧洲今非昔比了,不再是强势的一方了,但是逻辑还是相似的,欧洲为了让自己的战略机遇期更长,可能会倾向于相对弱势一方,至少不会完全站队强势的一方。


换句话说,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如果中美力量相对平衡,关系又相对紧张,欧洲或许可以从中得利。当然,欧洲也不希望中美关系过于紧张,紧张到需要欧洲选边站。对此,美国人也心知肚明,布林肯在访欧的时候,特地说了一句,美国不会强迫欧洲选边站。


那么,除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战略考量之外呢,欧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那就是“战略自主”。


近年来,“战略自主”成为了欧洲政界的主流话语,是欧洲应对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欧盟峰会之后,默克尔谈到对华政策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里牵涉的不仅是经济利益,而是贯彻我们所说的‘欧洲主权’。美国有美国的利益,欧洲有欧洲的利益,中美在阿拉斯加会谈,我们也要与中方会谈,来产生一个欧洲的对华政策。



简而言之,欧洲会有自己的战略,不会完全跟随美国。


欧洲为什么要战略自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的执政让欧洲心有余悸。虽说拜登胜选了,但特朗普依然有大批支持者,万一四年后特朗普主义卷土重来呢?如果欧洲没有战略自主,到时候将会损失惨重。


欧洲提出“战略自主”,我们当然乐见其成。在两会期间,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也说过:中方乐见欧盟不断增强战略自主,秉持多边主义理念,致力于大国协调合作。


所以,欧美在战略层面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不过,美欧虽有温差,美国还是有两大抓手来拉拢欧盟,一是安全,二是价值观。


布林肯首访欧洲,参加的就是北约外长会议,他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在军事上的崛起威胁了北约国家的集体安全,说俄罗斯在“试图破坏西方稳定”。布林肯还重申了,美国将遵守北约第五条有关集体防御的承诺。


不过,中欧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安全矛盾,美国用安全来吸引欧洲盟友对抗中国,这显然没什么用。


此外,拜登政府的另一大抓手就是价值观,宣扬美欧要形成所谓的“民主人权联盟”。这一点,中国需要警惕。


就拿新疆棉花来说,起因就是美国政府不断炒作新疆问题,指责新疆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位于瑞士的BCI(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取消了对新疆棉花的认证,H&M、耐克等品牌随后进行跟进。


而BCI的资金伙伴当中,就有“美国国际开发署”,这是美国实施对外民主渗透的重要机构之一。从头到尾,美国的身影都或明或暗地出现在其中。所以,有网友说新疆棉花事件是美国用来离间中欧的诡计。



这虽然是一种猜测,但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美国以价值观联合盟友,以新疆问题为抓手,想推动整个西方与中国对抗,所以中欧千万不能掉进美国的这一“预设战场”。


现在因为涉疆问题,中欧之间制裁反制裁,欧洲议会取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审议会议,看到这种情况,谁最开心?那当然是美国了。


那么,在所谓的“人权、民主”问题上,欧洲会不会随美国起舞呢?欧洲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欧洲人对中国存在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跟随美国。而另一些欧洲人,则相对客观务实,不愿盲目站队美国。德国《商报》就发表评论说,美国不再全面可信地代表西方价值观。民主、法治和人权的西方普世价值在美国今时不同往日,“自由世界灯塔”已沦为财阀政治的俘虏。


安全和价值观之外,美国在经贸方面,其实拿不出太多吸引欧洲的东西,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的强项。


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欧盟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额,分别为5860亿欧元和5550亿欧元,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重要贸易伙伴!



虽说中欧贸易额比美欧贸易额只高了310亿欧元,但是中欧的贸易额是上升的,美欧的贸易额是下降的,这一升一降,代表了未来的趋势。再加上美国依然深陷疫情之中,未来的美欧贸易走势,更加不容乐观。


特别是欧盟的领头羊德国,它非常重视贸易因素。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德国人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对德国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德新社也评论说,中欧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德国及其他欧盟国家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尤其是德国汽车产业,有近四成的汽车产品面向中国市场。



所以,综合来看,美欧的对华政策,肯定有所不同。


我前面提到的德国《商报》的文章,也对于中美欧的大三角互动做出了思考,文章指出,欧洲不能误判现实威胁。对欧而言,真正的威胁来自于美国拒绝放弃全球霸权并试图阻止中国进一步崛起。未来十年,欧洲应该做到:一是从美国影响中解放,走自己的道路,平视中美,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二是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合作,对华合作符合双方利益,而非搞对抗、政权更迭和冷战。


所以,反过来想,我们的对欧、对美政策也应该不同,中国的对欧政策应该要灵活。


一方面,该怼回去的时候要怼回去!


欧方罔顾事实,干涉中国内政的时候,中方就应该坚决反对,该制裁的时候就制裁。


有时候你强硬了,对方反而会反思。中国对欧盟发起制裁之后,德媒就评论说,对北京“强硬好像没什么用”啊;“欧盟这是在刀尖上舞蹈,中国不再是30年前的那个发展中国家,而是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


另一方面,对于欧洲,我们还是要积极合作。毕竟欧洲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中欧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双方可以一起面对挑战,维护多边主义。


我们可以看到,中欧这一轮相互制裁的声势很大,但并没有直接去制裁中欧经贸合作,双方还是给关系的转圜,留下了余地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在美国的拉拢下,欧洲会随之起舞吗?


恐怕欧洲未来还是会在中美之间“摇来晃去”,根据不同的议题,一会儿倾向于美国,一会儿又倾向于中国,这也是欧洲为自己设定的生存之道。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欧洲不会总和我们站在一起,中欧的关系会是时好时坏的。同时也希望欧洲能够认识到,尽量保持中立,不要随美起舞,对自己才是一种利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